偈二首(其一)

举体露堂堂,十分无挂碍。

千圣不能传,万灵咸顶戴。

拟欲共商量,开口百杂碎。

形式: 偈颂 押[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周所作的《偈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中对于真理和觉悟的追求与理解。

“举体露堂堂,十分无挂碍。” 开篇即以“举体”形容真理的显现,如同光明普照,无所遮蔽,没有任何阻碍。“十分无挂碍”则强调了这种真理的纯净与完整,没有任何杂质或束缚。

“千圣不能传,万灵咸顶戴。”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真理的深奥与普遍性。千圣(众多圣贤)虽有智慧,却难以完全传达真理的全貌;而万灵(所有生灵)却都能心领神会,顶礼膜拜。这既是对真理超越时空、普适性的肯定,也是对众生本具佛性的赞颂。

“拟欲共商量,开口百杂碎。” 最后两句则以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场景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试图用言语去解释或讨论真理时的困境。言语往往无法精确表达出真理的全貌,就如同开口说话时,思维与语言之间总会有不匹配之处,最终只能是“百杂碎”,即零散、破碎的意思。这反映了禅宗中对于直接体验真理、而非依赖语言文字来理解真理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真理的本质、传播的难度以及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局限性,体现了禅宗思想中对于直接体验和内心领悟的强调。

收录诗词(2)

释德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二首(其二)

回互不回互,觑见没可睹。

透出祖师关,踏断人天路。

呵呵呵,悟不悟,落花流水知何处。

形式: 偈颂

和气生枯蘖,寒云散远郊。

木人占吉兆,夜半露龟爻。

形式: 偈颂 押[肴]韵

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不消忏悔。

为甚么不消忏悔,且得冤家解脱。

形式: 偈颂

偈三首(其一)

莫分彼我,彼我无殊。困鱼止泺,病鸟栖芦。

逡巡不进泥中履,争得先生一卷书。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