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序(其一○一)

鸿鹄尽飞扬,蝙蝠夜陵泊。

幽显虽不同,志性不相博。

他家求官官,我专慕客作。

斋得贰㪷米,铛前交摎脚。

脱帽安怀中,坐儿膝头著。

不羡荣华好,不羞贫贱恶。

随缘适世间,自得恣情乐。

无事强入选,散官先即著。

年年愁上番,猕猴带斧凿。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诗并序》(其一○一)。诗中以鸿鹄与蝙蝠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不同追求和态度的思考。

鸿鹄飞翔于天际,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而蝙蝠在夜晚活动,代表了在暗处或平凡生活中寻求生存的方式。两者虽然生活环境和方式不同,但都展现了各自的生活志向和性情,没有高低之分。

接着,诗人通过“他家求官官”与“我专慕客作”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不羡慕那些追求荣华富贵的人,也不因贫贱而感到羞耻,而是选择随缘生活,自得其乐。

“斋得贰㪷米,铛前交摎脚”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即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他将帽子放在怀中,坐在孩子的膝盖上,这样的场景充满了温馨和满足感。

最后,“不羡荣华好,不羞贫贱恶。随缘适世间,自得恣情乐。”这四句诗总结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强调了对物质追求的淡漠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他相信,只要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就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诗并序(其一○二)

父子相怜爱,千金不肯博。

忽死贱如泥,遥看畏近著。

东家朾桃符,西家县赤索。

丛头唱奈何,相催早埋却。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诗并序(其一○三)

平生不吃著,于身一世错。

一日命终时,拔釜交樛杓。

若有大官职,身苦妻儿乐。

叉手立公庭,终朝并两脚。

得禄奴婢餐,请赐妻儿著。

一日事参差,独自煞你却。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诗并序(其一○四)

人生能几时,朝夕不可保。

死亡今古传,何须愁此道。

有酒但当饮,立即相看老。

兀兀信因缘,终归有一到。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一○五)

王二羊年少,梵志亦不恶。

借问今时人,阿谁肯伏弱?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