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序(其一○五)

王二羊年少,梵志亦不恶。

借问今时人,阿谁肯伏弱?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以王梵志的口吻,探讨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强者欺凌弱者的现象。诗中的“王二羊年少”形象鲜明,将一个年轻、柔弱的人物置于强者的对立面,暗示了社会上力量不对等的残酷现实。“梵志亦不恶”则可能暗含着对社会道德沦丧的讽刺,即即便是像梵志这样本应慈悲为怀的僧侣,也难以逃脱世俗的诱惑和偏见。

“借问今时人,阿谁肯伏弱?”这两句直接提出了问题,呼吁人们思考在当今社会,还有谁愿意站在弱者的一边,展现出一种对社会公正与同情心缺失的忧虑。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以及对公平正义的渴望。王梵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展现了唐代社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关注民生、敢于直言的社会批评家的地位。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诗并序(其一○六)

忍辱收珍宝,嗔□捐福田。

高心难见佛,下意得生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诗并序(其一○七)

嗔恚灭功德,如火燎豪毛。

百年修善业,一念恶能烧。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一○八)

三年作官二年半,修理厅馆老痴汉。

但知多□与梵志,头□笠子雨里判。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诗并序(其一○九)

六贼俱为患,心贼最为灾。

东西好游浪,南北事同回。

疾姡终难却,悭贪去即来。

自非通达者,迷性若为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