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二十首(其三)

作计吾归矣。算长安、衣冠物望,如斯而已。

扰扰一群乌白头,妄语便为名士。

只君辈、姓名难记。

但觉逢人都不识,更天涯、何处寻知己。

我与我,周旋耳。此间无地堪沉醉。

便当年、虎贲驺卒,至今馀几。

柴棘胸中三斗许,触处即生芒刺。

部事事、不如人意。

绛灌无文随陆武,要何如、铜雀台前伎。

谁健者,令公喜。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郎》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表达了一种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

开篇“作计吾归矣”,诗人似乎在宣告自己的归隐之意,对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算长安、衣冠物望,如斯而已”一句,暗含对京城权贵阶层的讽刺,认为他们的期望和作为都已大失所望。接着,“扰扰一群乌白头,妄语便为名士”描绘了当时社会上那些追求虚名、言不由衷之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满。

“只君辈、姓名难记”则转向对真正有才华、有品行之人的赞美,强调他们虽不被世人记住,却值得尊敬。“但觉逢人都不识,更天涯、何处寻知己”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即使在广阔的天地间也难以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

“我与我,周旋耳”一句,诗人自问自答,强调了自我与自我之间的对话与理解,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此间无地堪沉醉”则表达了对现实环境的不满,暗示了诗人希望在精神世界中寻求慰藉。

“便当年、虎贲驺卒,至今馀几”回顾历史,感叹当年的豪杰如今所剩无几,表达了对时间流逝、英雄末路的感慨。“柴棘胸中三斗许,触处即生芒刺”形容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如同充满荆棘,处处让人感到刺痛。

“部事事、不如人意”是对当前工作或生活状态的不满,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绛灌无文随陆武,要何如、铜雀台前伎”通过典故,对比了文武双全与徒有虚名的不同,表达了对真正才能的推崇。

最后,“谁健者,令公喜”以反问结束,暗示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能够保持乐观、积极态度的人并不多见,表达了对真正能带来喜悦与希望之人的期待。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二十首(其四)

看尔扬鞭去。正愁人、东风满目,扰花狂絮。

故国苍茫天万里,不辨越山何处。

更碣海、波涛汹怒。

䝟兕磨牙鲛舐腭,但只身、掉臂游行过。

最怜少日伤孤露。耐荒寒苧灯齑粥,半生难苦。

赢得科名酬母教,衣锦暂时团聚。

讵转足、便迷归路。

薄宦未成家陷贼,负高堂、总被微名误。

穿垒走,涕如雨。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二十首(其五)

慈亦穷民耳。廿年琮、孤儿寡母,艰难生计。

旧产池阳都割尽,乞食凄凉京邸。

更恸绝、横流乡里。

宗族千人家八口,尽苍黄、乞命干戈里。

天地酷、有如此。与君己丑生同岁。

数衣冠、崔庐中表,旧家门第。

等是飘零伤乱客,说甚成名难易。

只肠断、今朝分袂。

泥首马前无别语,但思亲、泪血烦归寄。

生死托,君行矣。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二十首(其六)

爆竹闉填起。又家家、花饧秸马,髻神行矣。

局促春明常寄食,五载一瓢而已。

总不见、釜鱼甑米。

绝倒平津成久客,只栏干、苜蓿烦料理。

弹铗送、为君礼。

年时最忆家园里,簇团乐、生盆彩胜,母妻兄弟。

饤座汤圆同拜祝,百岁清门风味。

蓦回首、烽传乡里。

指定携如愿返,结山厨、小赁梅花地。

亲压酒,君须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二十首(其七)

六载长安邸。共晨昏、凄凉蛩駏。贱贫兄弟。

折臂断支经九险,相慰惟君而已。

正努力、各营归计。

谁分百年鸡黍约,竟苍黄、诀别穷途里。

来世誓,可能记。

一棺寂寞城南地,幸相逢、季方捧檄,令原风义。

转盼双骡驮槥去,恸绝素旌千里。

问形影、从今谁寄。

惨淡国门皋复出,正悲风、寒日萧萧起。

算此日,真归矣。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