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山小隐枕潺湲,一叶垂纶几溯沿。
后浦春风随兴去,南塘秋雨有时眠。
惯冲晓雾惊群雁,爱飐残阳入乱烟。
回首无人寄惆怅,九衢尘土困扬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青山小隐枕潺湲"一句,以山为枕,溪水潺潺,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环境。"一叶垂纶几溯沿"则是描绘舟船随波逐流,诗人可能正乘坐这叶舟在河中漂泊。
"后浦春风随兴去,南塘秋雨有时眠"表明诗人对四季的变化都能寻找到乐趣。春天,伴随着和煦的风,诗人随心所欲地游弋;秋天,则在细雨中偶尔小憩。
"惯冲晓雾惊群雁,爱飐残阳入乱烟"一句,通过对早晨薄雾中惊起的大雁和晚霞中的斜阳来表达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与欣赏。这里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那就是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
最后两句"回首无人寄惆怅,九衢尘土困扬鞭"则透露出一丝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喧嚣与尘污的不满。诗人面对繁华落尽、行人稀少的情境,只能将心中的忧愁寄托于无人的自然之中,而对于世间纷争,则感到厌倦,仿佛被困在尘世之中,难以脱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和对四季变化的感受,表达了诗人隐逸自适、超然世外的情怀。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翠微云敛日沈空,叫彻青冥怨不穷。
连臂影垂溪色里,断肠声尽月明中。
静含烟峡凄凄雨,高弄霜天袅袅风。
犹有北山归意在,少惊佳树近房栊。
龙旆丛丛下剑门,还将瑞气入中原。
鳌头一荡山虽没,乌足重安日不昏。
晋客已知周礼在,秦人仍喜汉官存。
自怜闲坐渔矶石,万级云台落梦魂。
万态千端一瞬中,沁园芜没伫秋风。
鵁鶄夜警池塘冷,蝙蝠昼飞楼阁空。
粉貌早闻残洛市,箫声犹自傍秦宫。
今朝陌上相非者,曾此歌钟几醉同。
曾听豪家碧玉歌,云床冰簟落秋河。
月临高阁帘无影,风过回廊幕有波。
屈指尽随云雨散,满头赢得雪霜多。
此时空见清凉影,来伴蛩声咽砌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