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卷诵陈子南昭亭诗因次韵

君不见唐时画马曹将军,肯道江都也绝伦。

又不见即今陈郎论句法,头头未背少陵人。

往时屡费曾郎酒,作意浇泼昭亭春。

一丘一壑正著相,慎勿来唤天公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您难道没看到唐朝画马的曹将军,他自认为在江都的技艺也是出类拔萃。
再看看现在陈郎谈论诗歌技巧,他自认为没有背离杜甫的风格。
过去常常耗费曾郎的美酒,有意为之的是要让昭亭的春天更加醉人。
如今我沉浸于山水之间,乐此不疲,切勿叫醒天公以免他生气。

注释

君不见:强调没见过。
唐时:唐朝时期。
画马曹将军:擅长画马的曹将军。
肯道:自认为。
江都:地名,古代文化中心。
绝伦:出类拔萃。
即今:现在。
陈郎:指某位诗人。
论句法:谈论诗歌技巧。
头头:逐项,一一。
少陵人:指杜甫,杜甫有‘少陵野老’之称。
屡费:经常消耗。
曾郎酒:曾郎所酿之酒。
作意:有意为之。
昭亭春:昭亭的春天,可能指美景或佳酿。
一丘一壑:形容山水间的生活。
著相:沉迷其中,乐在其中。
慎勿:千万不要。
天公:古人常以天公代指自然或命运。
嗔:生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名为《曾公卷诵陈子南昭亭诗因次韵》。诗中通过对唐时画马曹将军和当代陈郎论句法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造诣高超者的敬意。

首两句“君不见唐时画马曹将军,肯道江都也绝伦”颂扬了唐朝画家曹霸(又称曹将军)的画艺,认为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江南地区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不可超越。

接下来的两句“又不见即今陈郎论句法,头头未背少陵人”则表明诗人对于同时代文学大家陈子南(陈郎)的诗歌韵律理论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认为他的学识和才华已经超过了古代诗人杜甫。

中间两句“往时屡费曾郎酒,作意浇泼昭亭春”则是回忆与朋友曾郎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在昭亭畅饮,享受春天的景色。

最后两句“一丘一壑正著相,慎勿来唤天公嗔”则是在提醒不要轻易打扰自然之神,以免招致不悦。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自然和艺术的崇敬态度,以及对朋友间交流和谐相处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高峰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之间的交游与文学讨论。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登太行

君看太行高,历井安足道。

回头看禹门,砥柱一何小。

歇鞍坐苍崖,九地俯飞鸟。

瑰诡平生无,摧车亦复好。

白辉作许奇,梁宋红未了。

兀然流转躯,甘与君王老。

形式: 古风

携茶过智海

床头白羽已相亲,茗碗才尝正焙新。

透出老禅三昧眼,唤醒逋客二毛身。

坐闻考考赴堂鼓,起觅垂垂洗钵人。

稍有黄鹂来举似,似怜老子独知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窥园

白露几时下,凉秋晚萧萧。

已辞尾涏涏,况复声咬咬。

捉麈坐清樾,扶藜经短桥。

云边有鸣雁,过去不可招。

形式: 古风

简子苍

底时待诏辞公车,畴昔胸中著异书。

端愧骑鲸老正字,会寻觅句旧题舆。

春残讵有花经眼,梦罢试教莺唤雏。

径欲追随说情话,即今犹奈酒尊无。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