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幽虫聒午枕,掩抑声千万。
风前以虚鸣,蟋蟀最多怨。
我静乃得闻,一一来自献。
憧憧道傍子,与尔故相远。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宁静场景,诗人通过幽虫的鸣叫声来表达情感。"幽虫聒午枕",以午睡时分被微小的声音吵醒,形象生动,透露出夏日午后的慵懒与静谧。"掩抑声千万",形容虫鸣声虽小,却繁多且含蓄,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风前以虚鸣,蟋蟀最多怨",进一步点明是秋后的蟋蟀在风中发出哀怨之声,可能寓言着诗人对世事变迁或个人境遇的感慨。"我静乃得闻,一一来自献",表达了诗人只有在心境平静时才能察觉并欣赏这些自然的细微声音,仿佛它们主动向他倾诉。
最后两句"憧憧道傍子,与尔故相远",将虫鸣与自己的心态对比,诗人自比为忙碌的过客,与这些专注鸣叫的昆虫相比,显得疏离而超脱。整首诗以虫鸣为引,寓言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常有的淡泊和超然。
不详
自古皆有隐,陶生隐于酒。
炎氛四面集,一窟在北牖。
世人羡桃源,桃源复何有。
惟容醉乡徒,百世得相友。
朝游剡山巅,暮戏剡山足。
英英丹霞洞,不受尘土辱。
飞仙复何许,诸子如立鹄。
酌君沧浪泉,和君紫芝曲。
永日岂无饥,盗粟非所拟。
暍行岂无劳,恶木非所止。
君家碧梧轩,莲荷泛芳沚。
我来息凉阴,嘉宾荐君子。
当暑苦炎暍,日数秋风生。
穷忧在衣褐,霜露亦可惊。
徘徊念年少,岁月去已轻。
岁月可奈何,学道恐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