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知府府判二丈韵三首(其一)

两公清庙瑟,窈窕拂朱丝。

事纪一朝胜,名从千古垂。

流传当共赋,惆怅不同时。

且要君颐解,宁辞匡说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次知府府判二丈韵三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以“两公清庙瑟”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两位贤者的高尚品德如同清庙中的瑟琴,音色高雅,悠扬动听。接着,“窈窕拂朱丝”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高洁之气,仿佛在轻拂着朱红的琴弦,引人入胜。

“事纪一朝胜,名从千古垂。”这两句表达了对两位贤者事迹的赞美,认为他们的功绩虽仅在一时,但名声却能流传千古,永载史册。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后世传承和纪念他们精神价值的一种期许。

“流传当共赋,惆怅不同时。”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与两位贤者共同传颂历史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即未能与他们同时代,无法亲身参与这一盛举。

最后,“且要君颐解,宁辞匡说诗。”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并认同他对于两位贤者及其事迹的评价,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即使需要解释或辩论,也绝不退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传承和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次知府府判二丈韵三首(其二)

忆昨中秋夕,寒盟约重寻。

幔亭欢举酒,江阁快论心。

月堕俱忘起,罍空始罢斟。

只今千岭隔,怅望一何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知府府判二丈韵三首(其三)

志士怀韬略,奇兵吼镆干。

关河那得往,肝胆不胜寒。

壮节悲如许,雄图渺未阑。

皇舆方仄席,陋巷敢求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巢居之集以中有学仙侣吹箫弄明月为韵探策赋之而熹得中字遂误为诸君所推高俾专主约既而赋诗者颇失期于是令最后者具主礼以当罚乃稍集独敦夫圭甫违令后至众白罚如约饮罢以苍茫云海路岁晚将无获分韵熹得将字而子衡兄得苍字实代熹出令

一昨楼上饮,所欢不可忘。

群公各赋诗,佩玉何锵锵。

二子朱丝弦,掩抑独叵量。

经营久不作,一奏声满堂。

巧迟未足多,谴负先取偿。

主盟谬夙推,否德愧莫当。

兹焉不举法,何以存令章。

刘子具盘食,魏子输壶浆。

悠然复一醉,归路相扶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昨承诸兄临辱不揆以薄酒蔬食延驻都骑明日视壁间所张墨刻有亡去者人以为德庆丈之廋也驰问遣索蒙需拙诗辄赋所怀往奉一笑而尊犍刻可以归于我矣

岁暮霜霰集,宾友从我游。

置酒临高斋,觞酌屡献酬。

鸡黍整中庖,肴核供庶羞。

所恨乏珍肥,欢意不得周。

何牾上客怀,徙我夜壑舟。

平明但素壁,篆刻不可求。

究索劳象罔,高踪希盗丘。

我亦惭仲子,独未忘轻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