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承诸兄临辱不揆以薄酒蔬食延驻都骑明日视壁间所张墨刻有亡去者人以为德庆丈之廋也驰问遣索蒙需拙诗辄赋所怀往奉一笑而尊犍刻可以归于我矣

岁暮霜霰集,宾友从我游。

置酒临高斋,觞酌屡献酬。

鸡黍整中庖,肴核供庶羞。

所恨乏珍肥,欢意不得周。

何牾上客怀,徙我夜壑舟。

平明但素壁,篆刻不可求。

究索劳象罔,高踪希盗丘。

我亦惭仲子,独未忘轻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岁末时节,与宾客朋友相聚宴饮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相聚时光的珍惜之情。

首句“岁暮霜霰集”,点明了季节背景,霜雪降临,年关将近,为聚会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接着,“宾友从我游”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一同欢聚的喜悦。

“置酒临高斋,觞酌屡献酬”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高斋之上,佳肴美酒,宾主之间举杯相敬,气氛热烈。诗人通过“鸡黍整中庖,肴核供庶羞”进一步强调了宴席的丰盛,鸡黍是常见的家常菜肴,而“肴核供庶羞”则表明了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然而,诗人并未满足于此,他感叹道:“所恨乏珍肥,欢意不得周。”尽管宴席丰盛,但遗憾的是缺少珍馐美味,使得欢乐未能遍及每一位宾客,流露出一丝遗憾之情。

接下来,“何牾上客怀,徙我夜壑舟”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一艘夜行的舟,表达了对上宾的深切怀念,仿佛自己被抛离在了遥远的夜晚,无法与他们同乐,情感深沉。

“平明但素壁,篆刻不可求”描述了次日清晨,诗人只能面对空荡荡的墙壁,墙上曾经悬挂的墨刻已无处可寻,这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失去的惋惜。

“究索劳象罔,高踪希盗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寻,却如同在虚无中寻找,难以触及,同时也暗含了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像古人一样高尚。

最后,“我亦惭仲子,独未忘轻裘”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虽然自己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不足,但并未忘记保持简朴的生活态度,这既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温馨时刻,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高尚品格的向往,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昨以诗徵亡碑于四十一丈既蒙酬和而诸兄亦继作焉联为巨编藏之巾笥虽所亡古刻不可复得而此之所获则已多矣顾其中犹有不能释然者因念吾子厚隶法妙古人当为我大书伟辞于壁庶以焜耀区区之望彼死鬼之陈迹其存亡盖不足为重轻也次韵见意云

端居感物化,怅恨不出游。

赋诗往追亡,顾得杂佩酬。

结绶光陆离,缊袍非所羞。

终然抱耿耿,尼父悲东周。

凄凉尊犍崖,望想沧浪舟。

低徊不得去,寂寞将焉求。

安知崔蔡徒,考槃共斯丘。

为我挥素壁,报君当紫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再赋解嘲

宇宙一瞬息,人生等浮游。

云何百年内,万变纷相酬。

颠倒不自知,旁观乃堪羞。

拱揖尚虞夏,干戈到商周。

岂悟旷士怀,泛若不系舟。

驷马谅弗视,名高非所求。

彼哉夸夺子,逝矣昆崙丘。

褰裳绝冥外,天风舞云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祝生画呈裴丈二首(其一)

近代丹青手,心期良独难。

夫君偏有思,妙处却无端。

堂上三湘远,人间五月寒。

空囊今有此,不用一钱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祝生画呈裴丈二首(其二)

斗酒淋漓后,颠狂不作难。

千峰俄纸上,万景忽豪端。

石瘦冈峦古,林深烟雨寒。

苍茫无限意,俗眼若为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