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意

澹然无一事,至乐在书床。

老石栖云定,疏松过雨香。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

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心境淡泊无杂事,最大的乐趣就在书斋中。
古老的石头静静地躺着,仿佛被云雾环绕;稀疏的松树经过雨水滋润,散发出清香。
秋天的砧声在空荡的巷子里回响,夜晚的灯光照在堂内,显得格外清凉。
这份心境无人能理解,只能在沉醉于酒乡的重城中寻求慰藉。

注释

澹然:心境平静。
一事:任何事情。
至乐:最大的快乐。
书床:书斋。
老石:古老的石头。
栖云定:静止不动,如被云雾笼罩。
疏松:稀疏的松树。
过雨香:经雨后散发香气。
砧清:清脆的砧声。
秋巷迥:秋夜的长巷。
灯白:明亮的灯光。
夜堂凉:夜晚的堂屋清凉。
此意:这种心境。
无人会:无人能理解。
重城:繁华的城市。
醉梦乡:沉醉于梦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夜意》,描绘了作者在夜晚的闲适心境。首句“澹然无一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没有什么烦扰之事。接着,“至乐在书床”点出诗人以读书为乐,享受这种简单而深沉的乐趣。

“老石栖云定,疏松过雨香”通过写实的景物,如静止的老石和经雨后散发清香的疏松,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也寓含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捣衣声在寂静的秋巷中显得格外清晰,明亮的灯光下,夜晚的厅堂更显清凉。这两句富有画面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夜晚的静谧与闲适。

最后两句“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诗人感叹自己的心境无人能懂,只能在梦中回到那宁静的醉乡,流露出一丝孤独和无奈。整首诗以淡雅的笔触,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现实中的孤寂之情。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孤山

回首咸平梦,清风自满湖。

乾坤一士隐,身世此山孤。

鹤去空秋影,梅开尚旧株。

耳孙今白发,持酒酹寒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宝林寺鳗井

云根藏海眼,灵物此中蟠。

吐沫晴岩雨,飞阴夏木寒。

何年化龙去,半日待潮看。

消长从谁问,微吟倚石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昆岩

神斧何年凿,南山片石盘。

玉藏仙笥古,翠落县门寒。

老木天边瘦,归云雨外残。

市尘吹不到,朝夕静相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练川道中次胡汲古韵

客中还又客,回首忆并州。

一枕江湖梦,五更风雨舟。

水寒荷叶老,虫响豆花秋。

几度看云坐,吾生亦觉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