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间读传各君臣。

形式: 押[真]韵

鉴赏

此诗《句》出自元代诗人翁某之手,通过诗句展现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与文学意境。

“地下修文同父子”,这句话描绘了在另一个世界里,文人们以文学为纽带,如同父子般传承与交流。这里的“地下”并非实指地下的世界,而是借喻于逝去的文人墨客们的精神世界,他们虽已离世,但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却如同血脉一般,连接着后世的文人,共同构建了一个精神上的家族。这句诗体现了文学的永恒价值和传承意义,以及文人们超越生死的精神追求。

“人间读传各君臣”,则将视角转回现实世界,强调了文学作品在人间的影响与作用。这里的“人间”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而“读传”则是指阅读文学作品。“各君臣”则运用了君臣关系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每个人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都能从中汲取到不同的智慧与启示,就如同君臣各自从君主那里获得指导与教诲一样。这句诗揭示了文学作品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以及它能够跨越阶层界限,对不同的人产生深远影响的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地下修文同父子”与“人间读传各君臣”的对比与联系,深刻探讨了文学的传承、影响与价值,既赞美了文学的永恒魅力,也强调了它在塑造个体心灵和社会文化中的不可或缺性。

收录诗词(1)

翁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亿千万劫山长在,一百八声天未明。

形式: 押[庚]韵

桑麻已接东西亩,禾麦相连上下田。

形式: 押[先]韵

寄子诗

九十衰翁七十儿,此时那可两分离。

客乡已是三年别,人世应无百岁期。

春雁北飞频送目,夕阳西下几颦眉。

何如及早成归计,莫待山榴开满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金铜仙人辞汉歌

神明台些茂陵鬼,六宫火灭刘郎死。

芙蓉仙掌擎高秋,雄雷掣碎铜蛟髓。

魏宫移盘天日昏,车声辚辚绕汉门。

铁肝苦泪滴铅水,石马尚载西风魂。

青天为客惊晓别,天籁啼声地维裂。

铜台又折当涂高,夜夜相思渭城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