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走笔和答徐无畏见招

忆初识面越庠时,馀教尝蒙觉后知。

早念儿童能刻赋,晚逢夫子许言诗。

从容江介心方壮,蹭蹬京华鬓已衰。

道旧不须亲握手,满篇往事略无违。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回忆初次相识在学堂的日子,那时您的教诲如同觉醒后的领悟。
早年就期待能像孩童般刻写诗赋,晚年有幸遇到您,允许我谈论诗歌。
在江边悠闲时光中,内心充满活力,然而在京都的奔波中,头发却已斑白。
叙旧无需过多肢体接触,满篇回忆都与过去无异,真实而亲切。

注释

忆:回忆。
初识面:初次相识。
越庠时:在学堂的时候。
馀教:您的教诲。
尝蒙:曾经得到。
觉后知:如同觉醒后的领悟。
早念:早年期待。
儿童:孩童。
刻赋:刻写诗赋。
晚逢:晚年遇到。
夫子:老师。
许言诗:允许谈论诗歌。
从容:悠闲。
江介:江边。
心方壮:内心充满活力。
蹭蹬:奔波。
京华:京都。
鬓已衰:头发斑白。
道旧:叙旧。
亲握手:过多肢体接触。
满篇往事:满篇回忆。
略无违:无异,真实而亲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题为《依韵走笔和答徐无畏见招》。诗中回忆了诗人与徐无畏初次相识于越庠(古代的地方学校)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人提到自己年轻时曾教导儿童写作,后来又得到徐无畏的认可,允许他诗歌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江浙一带交往,诗人的心态依然豪放,但京城生活的艰辛使他鬓发已显衰老。重提旧事,他们无需过多的肢体接触,因为彼此的友情深厚,文字间充满了对过去的无违共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岁月流转中的感慨。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李评文思

我心烱烱君应识,万事都慵独吟癖。

二年客眼看京华,可见无媒进无益。

势门所喜在佞豪,直语空拳无一怿。

爱君挺拔生贵家,不学庸儿醉朱碧。

两提试笔赋翰林,落落金声天上掷。

改丞殿省头不回,直把群经重研摭。

相逢怜我犹滞濡,四十金闺未通籍。

势门宜不容此身,赖有君家好投迹。

书斋延坐开新编,光焰文章追祖白。

更邀诗社同襟期,脱略形骸一疏戚。

公侯必复君勿迟,志士由来轻尺璧。

形式: 古风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上巳会许公亭

赓吟令节最多年,禊饮春亭五侍筵。

爱客公心宽似水,催人物态急如弦。

园林烂熳惊三月,樽俎徘徊恋二天。

迹近风花飘未定,且随珠履醉金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依韵答公节

长髯踏昏鼓,诗卷置予怀。

屡读销兰炬,幽眠废竹斋。

雷陈叨契密,李杜愧名偕。

明月惊双目,清风畅百骸。

旧游今历纪,新句老逾佳。

笔力支倾岳,词源泻倒淮。

觅官犹博奕,贱赋甚优俳。

夫子心虽壮,群儿口更排。

谤讥从尔类,事业属吾侪。

他日材须用,平时照莫埋。

相期空有道,欲荐反无阶。

足跌那伤骥,角争堪笑蜗。

醉乡逃得丧,俗调外淫哇。

纵酒时遗帻,逢人或懒鞋。

閒乘太湖棹,静系洞庭涯。

梅雨开新霁,江天敛宿霾。

苦吟邀郢客,妙唱听吴娃。

顾我千忧集,陪兄一笑乖。

此行情分厚,枉道愿言谐。

策马关城远,深愁日坠崖。

形式: 排律 押[佳]韵

依韵答吴殿丞应之见寄

古人不可见,空名留竹素。

幸而并世生,千里或相去。

怀贤我何劳,蓄道公其富。

老骥伏枥鸣,使看驽骀步。

浩歌掉簪绂,思极江山趣。

西风动游袂,撇在千岩路。

贱子匹马来,邂逅一相晤。

既见豁所怀,私心愿执御。

论议攻不破,牢若金城固。

作诗遗长髯,知异众人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