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唤作拄杖则触,不唤作拄杖则背。
若也识得,荆棘林中撒手,是非海里横身。
脱或未然,普贤乘白象,土宿跨泥牛。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宗琏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唤作拄杖则触,不唤作拄杖则背",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和执着,如同对待拐杖,若将其视为必需品,则处处受限;若无此认知,则可能忽视其实用价值。接下来的"荆棘林中撒手,是非海里横身",暗示在困境或纷扰中,应学会放手,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保持内心的平静。
"脱或未然,普贤乘白象,土宿跨泥牛",这里运用了佛教典故,普贤菩萨骑着白象象征智慧与解脱,土宿星君驾驭泥牛则代表世俗生活的艰辛。即使未能完全超脱,诗人仍寄寓了对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世间生活中找到平衡,放下执着,追求心灵的自由。
不详
这个老汉,浑无缝罅。点铁成金,指鹿为马。
以张拙秀才语擒纵多口,阿师跨三脚驴儿,指点诸方话霸。
遇贱时三世诸佛正眼难窥,遇贵时八大龙王亦难酬价。
阿呵呵,也大差。
只因会春园里失却眼睛,从此恶名滔滔流遍天下。
高挂虚堂兮如师子全威,一任百怪千妖暗中惊讶。
灯禅灯禅,第一不得容易与伊点化。
破无明暗,截生死流。度三有城,泛无为海。
须是识这个始得。
暗穿玉线,密度金针。如水入水,似金博金。
钟声清,鼓声响,早晚相闻休妄想。
荐得徒劳别问津,莫道山僧无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