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八)

渴饮赤泉水,饥采员丘树。

不死尔何民,白发非所惧。

控揣移千春,视之若朝暮。

胡独神州中,人命比晞露。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以隐逸和超脱为主题,通过描述主人公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首句“渴饮赤泉水,饥采员丘树”描绘了主人公在荒野中求生的艰难情景,赤泉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而员丘树则代表了生存的资源。这种生存状态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接着,“不死尔何民,白发非所惧”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的豁达态度,认为即使面对白发苍苍的老年,也不应畏惧,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在于精神的追求和生活的质量。这种超越生死的哲学思想,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独特见解。

“控揣移千春,视之若朝暮”进一步阐述了时间观,将漫长的时间比喻为短暂的一天,强调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利用,鼓励人们把握当下,积极面对生活。这种对时间的感知方式,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视。

最后,“胡独神州中,人命比晞露”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将人命比作晨露,暗示了生命在某些情况下显得脆弱和易逝,同时也对社会的不公和平等的缺失提出了质疑。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加了诗歌的社会批判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一)

汤汤复沸沸,是谓玉膏源。

黄帝食□□,登龙巳孤骞。

周游丹木上,道成笑不言。

焉得餐黄华,使我清心魂。

形式: 古风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二)

钦䲹变□崖,虎爪为大鹗。

鼓死与之俱,化鵔音如鹄。

鵔矣尔莫暴,鹗哉尔莫酷。

若有昆崙心,帝无□山戮。

形式: 古风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三)

嶜崟群玉山,是为王母居。

蓬发而豹尾,长啸山之隅。

白云在遥天,昔旋穆王车。

鼓簧复吹笙,高歌悲去予。

形式: 古风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四)

槐江已西上,平囿复南望。

魂魂昆崙气,熊熊下都光。

英招奋羽翰,四海周翱翔。

倏忽至峚土,宁有道路长。

弥节清淫流,戏玩若水芳。

铭迹纪功德,恨不及周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