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通过对古圣尧舜传承天下的赞美,表达了对统治者德才兼备、泽被民庶的颂扬。语言华丽,意境辽阔,是典型的宫廷宴饮诗歌。
“尧舜传天下,同心致太平。”开篇即以古圣明君自诩,展现了对和平盛世的向往与追求。
“吾君内举圣,远合至公情。”此句强调君主内心的圣德与外在的公正无私之情,形象高大。
“锡命承丕业,崇亲享大名。”表明了对帝王继承先业、尊崇亲族及享有盛誉的期许。
“二天资广运,两曜益齐明。”则是对自然界运行和光明双照的美好描绘,象征着君德与日月并行。
“道畅昆虫乐,恩深朽蠹荣。”这里用昆虫之乐来比喻百姓安居乐业,以及君恩深远、受惠者感激涕零的景象。
“皇舆久西幸,留镇在东京。”描述了帝王巡视四方、稳固边疆的情形。
“合宴千官入,分曹百戏呈。”则是对盛大宴会之上下欢乐、文武百官共同参与的生动描绘。
“乐来嫌景遽,酒著讶寒轻。”表达了宴会中欢乐的氛围,以及饮酒赏乐时对景致美好与天气凉爽的感受。
“喜气连云阁,欢呼动洛城。”此句描绘了宴会中的喜悦之情,如同云端而起,并且传遍整个都城,显现出一种盛世太平的景象。
“人间知几代,今日见河清。”结尾处以历史长河对比当下,强调今天之美好如同古往今来难得一见的明镜高悬。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赞誉与祝愿的宫廷诗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理想政治局面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