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酺宴

尧舜传天下,同心致太平。

吾君内举圣,远合至公情。

锡命承丕业,崇亲享大名。

二天资广运,两曜益齐明。

道畅昆虫乐,恩深朽蠹荣。

皇舆久西幸,留镇在东京。

合宴千官入,分曹百戏呈。

乐来嫌景遽,酒著讶寒轻。

喜气连云阁,欢呼动洛城。

人间知几代,今日见河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尧舜传承天下,共同追求和平盛世。
我们的国君选拔贤能,公正无私地治理国家。
他接受重任,继承伟大的事业,尊崇亲人共享盛誉。
两位君主如同日月并照,光明普照。
仁政使万物欢喜,恩德深厚连朽木都得生机。
长久以来,皇家常驻西京,留下东京作为重镇。
众多官员聚宴,各种表演纷呈。
欢乐中时光飞逝,饮酒时却惊讶天气转暖。
喜庆气氛弥漫云阁,欢呼声震动洛阳城。
人间历经多少世代,今日才目睹河水澄清的祥瑞。

注释

尧舜:古代贤明君主。
同心:齐心协力。
太平:社会安定和谐。
内举:选拔国内人才。
圣:圣明。
至公:极其公正。
锡命:授予官职。
丕业:伟大基业。
崇亲:尊崇亲人。
二天:两位君主。
广运:广泛施恩。
齐明:明亮并照。
道畅:道路畅通。
昆虫乐:万物欢欣。
朽蠹:朽木蛀虫。
皇舆:皇家车驾。
西幸:西京居住。
东京:东都。
合宴:集体宴会。
千官:众多官员。
百戏:各种表演。
嫌景遽:感叹时光匆匆。
讶寒轻:惊讶天气转暖。
云阁:高大的楼阁。
洛城:洛阳城。
知几代:历经多少朝代。
河清:比喻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通过对古圣尧舜传承天下的赞美,表达了对统治者德才兼备、泽被民庶的颂扬。语言华丽,意境辽阔,是典型的宫廷宴饮诗歌。

“尧舜传天下,同心致太平。”开篇即以古圣明君自诩,展现了对和平盛世的向往与追求。

“吾君内举圣,远合至公情。”此句强调君主内心的圣德与外在的公正无私之情,形象高大。

“锡命承丕业,崇亲享大名。”表明了对帝王继承先业、尊崇亲族及享有盛誉的期许。

“二天资广运,两曜益齐明。”则是对自然界运行和光明双照的美好描绘,象征着君德与日月并行。

“道畅昆虫乐,恩深朽蠹荣。”这里用昆虫之乐来比喻百姓安居乐业,以及君恩深远、受惠者感激涕零的景象。

“皇舆久西幸,留镇在东京。”描述了帝王巡视四方、稳固边疆的情形。

“合宴千官入,分曹百戏呈。”则是对盛大宴会之上下欢乐、文武百官共同参与的生动描绘。

“乐来嫌景遽,酒著讶寒轻。”表达了宴会中欢乐的氛围,以及饮酒赏乐时对景致美好与天气凉爽的感受。

“喜气连云阁,欢呼动洛城。”此句描绘了宴会中的喜悦之情,如同云端而起,并且传遍整个都城,显现出一种盛世太平的景象。

“人间知几代,今日见河清。”结尾处以历史长河对比当下,强调今天之美好如同古往今来难得一见的明镜高悬。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赞誉与祝愿的宫廷诗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理想政治局面的向往。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古泉驿

昔闻陈仲子,守义辞三公。

身赁妻织屦,乐亦在其中。

岂无穷贱苦,羞与倾巧同。

长白临河上,于陵入济东。

我行吊遗迹,感叹古泉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对酒行巴陵作

留侯封万户,园令寿千金。

本为成王业,初由赋上林。

繁荣安足恃,霜露递相寻。

鸟哭楚山外,猿啼湘水阴。

梦中城阙近,天畔海云深。

空对忘忧酌,离忧不去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玄武门侍射

射观通玄阙,兵栏辟御筵。

雕弧月半上,画的晕重圆。

羿后神幽赞,灵王法暗传。

贯心精四返,饮羽妙三联。

雪鹤来衔箭,星麟下集弦。

一逢军宴洽,万庆武功宣。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石门别杨六钦望

燕人同窜越,万里自相哀。

影响无期会,江山此地来。

暮年伤泛梗,累日慰寒灰。

潮水东南落,浮云西北回。

俱看石门远,倚棹两悲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