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之洞联

仗钺领晋粤吴楚,陶侯建义、姚相救时,应名世者五百年,是之谓大同,仰望若泰山北斗;

立朝作耳目股肱,方叔壮猷、宣公奏议,讫声教于亿万里,不慭遗一老,呼号遍郢树荆门。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颂扬张之洞在国家治理与政治生涯中的卓越贡献。上联“仗钺领晋粤吴楚”描绘了张之洞在晋、粤、吴、楚等地的领导地位,象征其在国家事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陶侯建义、姚相救时”则以历史上的贤臣陶侃和姚崇为比,赞誉张之洞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应名世者五百年”强调张之洞的影响深远,可流传五百年而不衰。“是之谓大同,仰望若泰山北斗”将张之洞比作大同世界的引领者,其威望如同泰山北斗,令人敬仰。

下联“立朝作耳目股肱”形容张之洞在朝廷中担任关键职务,犹如君主的耳目和臂膀,对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方叔壮猷、宣公奏议”借用了古代名臣方叔和宣公的事迹,赞扬张之洞提出雄伟的策略和建议。“讫声教于亿万里”表示张之洞的政令和教化遍及全国,“不慭遗一老,呼号遍郢树荆门”则表达了张之洞关心民生疾苦,即使在偏远之地也能够听到百姓的呼声。整体而言,此联高度评价了张之洞在政治、治理方面的杰出成就及其对国家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

周榖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之洞联

嗣皇继圣,国粹保存,枢密中独运吁谟,列传应编名宰相;

时事方艰,老成凋谢,朝野间都为痛哭,伤心何止感恩人。

形式: 对联

挽张百熙联

世变方殷,问域中学校如林,孰主宰是,孰纲维是;

老成竟谢,看今日君民同慨,歌也有思,泣也有怀。

形式: 对联

挽郭嵩焘联

出词馆涉军事艰危,岩疆理、海国怀,中外勋名胥不朽;

颓泰山失艺林矜式,知己恩、怜才感,衣冠朝野总同悲。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中兴之后,维新之初,临大事,决大疑,当代忠纯自千古;

世变方殷,立宪方始,建奇功,定奇策,同朝耆旧更谁人。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