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欸乃歌七首(其六)

闾江北接胥山景,山麓灵胥庙貌存。

牧竖不知千古恨,日斜吹笛过前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面,通过对比与反差,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闾江北接胥山景”,以“闾北”点明地点,暗示此处靠近江边,与胥山相连,营造出一幅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接”字,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连接,也暗含了人文历史的交融,为后续的历史感埋下伏笔。

次句“山麓灵胥庙貌存”,将视角转向胥山脚下,点出“灵胥庙”,这里祭祀的是传说中的伍子胥,一位忠诚勇猛的古代将领。庙宇的存在,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是对忠义精神的传承。这一句通过“灵胥庙”的存在,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和厚重。

接着,“牧竖不知千古恨”,诗人通过牧童的无知,反衬出历史的沉重与深远。牧童作为乡村生活的代表,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与历史的沧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不可逆转性。这里的“千古恨”,既是对伍子胥故事的感慨,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事迹的追忆。

最后一句“日斜吹笛过前村”,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牧童吹着笛子悠然自得地穿过村庄的画面。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更是在静谧中蕴含着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夕阳的余晖与笛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与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悟。

收录诗词(10)

赵继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梁溪欸乃歌七首(其七)

青祁渰水水粘天,蟹簖渔罾每接连。

买得浮庄平泛宅,绿蓑长染五湖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谒龟山先生祠

载道南来识斗山,历阶从此溯曾颜。

在悬钟鼓声常静,堆案诗书气自闲。

风雨羹墙千载下,馨香俎豆二泉间。

东林真伪何难辨,伊洛渊源第一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扶竹

满园风雪几枝眠,君本无心肯乞怜。

高节岂因寒便改,清操应为励弥坚。

谁教岁晚伤迟暮,惯历穷阴渐自然。

松柏比邻时慰藉,莫嫌筇杖与扶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夹竹桃

春花偏上岁寒枝,新粉光凝灼灼姿。

翠浪平翻桃叶渡,红云低压竹郎祠。

无言自抱凌霄意,顾影生怜倚袖时。

沉醉东风扶不定,碧窗敲彻玉参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