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竹枝词(其一)

踏踏吴歌十二时。油车白马客参羞。

自从风雨西陵歇,翻却杨枝唱竹枝。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西湖竹枝词(其一)》由明代诗人王衡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边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色,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首句“踏踏吴歌十二时”,以轻快的节奏勾勒出吴地特有的民歌在一天十二时辰中的流转,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歌声在耳边回荡,充满了生活的韵律感。次句“油车白马客参羞”,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油车(一种运输工具)载着白马,行走在路上,而远方的客人正带着羞涩的心情参与其中,或许是在某个节日或庆典上,这样的场景充满了人情味和节日的喜庆气氛。

后两句“自从风雨西陵歇,翻却杨枝唱竹枝”,则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界的变换。风雨过后,西陵(可能指西湖周边的山岭)恢复了宁静,此时人们开始换唱竹枝词,这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的体现。竹枝词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诗歌形式,常用来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这里的转换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寓意着人们心态的调整与自然的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西湖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是明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收录诗词(42)

王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竹枝词(其二)

菱田高与稻田齐。野井蝼蛄彻夜啼。

若个竹枝声最苦,那儿桥北赵园西。

形式: 词牌: 竹枝

西湖竹枝词(其三)

高悬十里下风桅。白袷青裙次第来。

怪道竹花簪不尽,五云山上赛神回。

形式: 词牌: 竹枝

西湖竹枝词(其四)

簇簇满炊菰米饭。娟娟缓唱踏歌词。

为谢西湖苏太守,桃芽柳眼不须吹。

形式: 词牌: 竹枝

西湖竹枝词(其五)

酒尽炉青客未休。脱衣走马恣风流。

西湖亦有横塘曲,一拍风吹入秀州。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