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歌

东风芳草长,寒食春茫茫。

人家掩门去,鸡犬自相将。

原头簇簇柳与花,行人往来长叹嗟。

旧坟新冢累累是,裂钱浇酒何人家。

桑上鸣鸠唤山雨,雨脚萧萧山日暮。

归来门巷正春寒,花底残红落无数。

北里悲啼夜未休,清弦脆管起南楼。

古今歌笑何时尽,芳草白杨春复秋。

去年巧笑鞦韆女,今年嫁作东家妇。

綵绳画柱似当年,只有朱颜不如故。

百人学仙无一成,麻姑不见但闻名。

万斛春醪须痛饮,江边渔父笑人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寒食歌》由宋代诗人张耒所作,描绘了寒食节期间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开篇“东风芳草长,寒食春茫茫”,以春风拂过芳草,春意渐浓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人家掩门去,鸡犬自相将”描绘了人们在寒食节这一天的活动,家家户户闭门不出,鸡犬相伴,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情,透露出节日特有的宁静与孤独。

“原头簇簇柳与花,行人往来长叹嗟”则将视线转向广阔的田野,柳树与花朵簇拥,行人来来往往,却长声叹息,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人生的思考。

“旧坟新冢累累是,裂钱浇酒何人家”一句,直接触及生死主题,墓地中既有旧坟又有新冢,人们在寒食节祭拜祖先,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轮回。

“桑上鸣鸠唤山雨,雨脚萧萧山日暮”通过鸟鸣与雨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着日暮的降临,整个场景更加显得寂寥。而“归来门巷正春寒,花底残红落无数”则进一步描绘了归家途中的景象,春寒料峭,花瓣飘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北里悲啼夜未休,清弦脆管起南楼”描述了夜晚的悲泣与音乐的响起,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间百态,既有悲伤也有欢乐,生活总是充满复杂的情感。

“古今歌笑何时尽,芳草白杨春复秋”总结了人生的无常,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时间终将一切消逝,只有自然的循环不变。

最后,“去年巧笑鞦韆女,今年嫁作东家妇。綵绳画柱似当年,只有朱颜不如故。”通过一个女子从少女到新娘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而“百人学仙无一成,麻姑不见但闻名”则借用了仙道故事,讽刺了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往往难以实现。

“万斛春醪须痛饮,江边渔父笑人醒”则是对生活的态度的一种反思,面对人生的苦楚,或许唯有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而江边的渔父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这一切,仿佛在笑看世人的清醒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这一特定时刻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自然的循环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春日杂兴四首(其一)

桃李用事辰,鲜明夺云绮。

繁华一朝去,默默惭杞梓。

时徂鹰化鸠,地迁橘为枳。

独有羡门生,后天犹不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春日杂兴四首(其二)

昔我游京室,交通五陵间。

主客各英妙,袍马相追攀。

千金具饮啜,百金顾吹弹。

缨弁罗广席,当头舞交竿。

鲜妆耀渌酒,锦缬生风澜。

灯烛暗夜艾,士女纷相班。

欢娱易徂歇,转盼如飞翰。

亹亹负孤愿,离离衔永叹。

山鸟窥茗饮,檐花笑蔬餐。

弃捐勿重陈,事定须盖棺。

形式: 古风

春日杂兴四首(其四)

潭潭故邑井,猗猗上宫兰。

不食自清渫,莫服更幽闲。

志士耻穷极,卷迹甘饥寒。

佳辰邈良觌,触物悬悲端。

入途眇回远,经岁旷音翰。

岂不慕裘马,诡得非所安。

蝉冕多怵迫,绳枢鲜忧患。

枉寻竟何补,方枘诚独难。

形式: 古风

次韵渊明饮酒诗(其二)

出门惮应接,俗士不多情。

对酒辄拜辞,好礼以求名。

嗟嗟名几何,曷足善尔生。

共处一泡中,倏忽风涛惊。

好饮信无补,不饮亦何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