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茅山天市坛四首(其三)

一片松林又一宫,开门面面看茅峰。

意行恍惚庐山路,归饭僧分上下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惟则的《登茅山天市坛四首(其三)》描绘了登山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感悟。诗中以“一片松林又一宫,开门面面看茅峰”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登山者步入松林,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宫殿映入眼帘,四周皆是茅峰环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意行恍惚庐山路”,诗人以“庐山路”这一典故,暗示自己仿佛在庐山的幽径上漫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最后,“归饭僧分上下钟”,描述了诗人下山后,在寺庙用餐的情景,通过僧人分发上下钟的细节,既体现了佛教文化中的仪式感,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平静的生活节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巧妙融合,展现了登山者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的独特体验,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54)

惟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 字:天如
  • 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
  • 籍贯:吉安永新

相关古诗词

登茅山天市坛四首(其四)

郭仙清夜扣舷时,万籁秋笙月一池。

千载谁传灵凤曲,羽童吟作步虚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湖村庵即事(其一)

日度斜塘水气昏,石桥高柳对柴门。

霜风搅树叶如雨,忽见一帆来远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师子林即景(其一)

鸟啼花笑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师子林即景(其五)

卧云冷室睡魔醒,残漏声声促五更。

一梦又如过一世,东方日出是来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