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其四)江远阁深,人别梦在,镜月留夕,帘波荡春,未免凄益,以感安倩玉龙双翠寄向渌西楼上歌也

明渠翠渌,晕玉荷颠倒。镜样蟾华入春抱。

奈隔花桐凤,含妒频窥,又辜负,这夕帘重灯悄。

琼签催晓色,研匣濡螺,说甚眉痕画来好。

红豆串成珠,贮总深深,更锦合、从郎索到。

识夜雨、鲜栀结香难,悔出格缠绵,赚人疑笑。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词人姚燮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渠、翠绿、玉荷、圆月、帘幕、灯光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

“明渠翠渌,晕玉荷颠倒”,开篇即以明渠的碧绿与玉荷的倒映,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镜样蟾华入春抱”,月亮如镜,映照着春天的怀抱,赋予了自然景象以诗意的想象。“奈隔花桐凤,含妒频窥,又辜负,这夕帘重灯悄”,花丛中的凤凰似乎因嫉妒而频频窥视,却只能在帘幕之后,灯影之下,默默守候,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无奈与惋惜。

“琼签催晓色,研匣濡螺,说甚眉痕画来好”,琼签催促着晨光的到来,研磨的螺壳沾湿了墨迹,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红豆串成珠,贮总深深,更锦合、从郎索到”,红豆串成珠子,深藏于心底,与爱人相约,表达了一种深情与期待。“识夜雨、鲜栀结香难,悔出格缠绵,赚人疑笑”,夜晚的雨滴与鲜栀子的香气难以相配,词人后悔自己过于缠绵的情话,让人产生误解与疑惑。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感慨。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情感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其五)江远阁深,人别梦在,镜月留夕,帘波荡春,未免凄益,以感安倩玉龙双翠寄向渌西楼上歌也

朝欢未唱,又拥鬟凄语。一舸横江唤东去。

甚红深坐蝶,翠隙眠莺,等一霎,帘外落花风雨。

腕阑丝五彩,解系郎腰,要使心心系能住。

第二小红桥,纸阁芦帘,记杨柳、绿阴阴处。

怕柳外、青山盼人人,也日日凝愁,减来清妩。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其六)江远阁深,人别梦在,镜月留夕,帘波荡春,未免凄益,以感安倩玉龙双翠寄向渌西楼上歌也

东劳西燕,共离帆春涨。孤枕孤灯甚情况。

便石尤风恶,银浦潮深,总难隔,两地愁魂来往。

青鸾仙海逝,怯怯婷婷,试影圆冰料无恙。

一卷断肠词,翠咽红呜,莫揽个、杜鹃同唱。

约开到、蔷薇方相逢,须不似当时,玉京楼上。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一痕沙

六曲屏山云叠。八尺桃笙如雪。风气透纱凉。

荔枝香。斜月银塘初晓。白菡萏花开了。

七十二鸳鸯。一双双。

形式:

眼儿媚

星明天淡月横钩。笛响荡回流。

碧城西去,柳烟一角,上有高楼。

宿寒料峭东风紧,吹动昔年愁。

春残花底,梦醒天末,人在心头。

形式: 词牌: 眼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