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见素游江东

艳艳春墀发花朵,寂寂春寒试灯火。

人日何人清夜沈,玉茗堂前风月可。

向昔登高平远间,满目沧浪无土山。

就中有人郑君美,学富文清幽意闲。

信美闲游动千里,如花揽结金陵子。

但闻春草为春生,几见情人为情死。

采葛成衣秋奈何,看朱成碧春又过。

冉香亭下神姑酒,忽忽江皋离恨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对友人郑君美的离别之情。首句“艳艳春墀发花朵”以鲜艳的春花开启画面,渲染出春意盎然的氛围。次句“寂寂春寒试灯火”则通过春寒与灯火的对比,暗示了夜晚的寂静和友人即将离去的孤独感。

“人日何人清夜沈”表达的是在人日之夜,诗人独自沉思,怀念着远方的友人。接下来的“玉茗堂前风月可”借玉茗堂前的美好风月,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郑君美的祝福。

“向昔登高平远间”回忆起过去的登高望远,诗人感叹眼前只有苍茫的江水,没有了昔日的山水陪伴。“就中有人郑君美”再次点名友人,赞美他的学识丰富、文章清雅以及闲适的品格。

“信美闲游动千里”表达了对友人千里之遥的旅行的羡慕,同时也寓含了对友情的深厚。接下来的诗句“如花揽结金陵子”以花比喻郑君美,形象地描绘了他的风采。

“但闻春草为春生,几见情人为情死”借春草的生长和情感的消逝,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长久的期盼。最后,“冉香亭下神姑酒,忽忽江皋离恨多”在冉香亭的酒宴上,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江边弥漫的离愁别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不舍。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寄嘉兴马乐二丈兼怀陆五台太宰

为郎苦迟去官早,历落乡关罢伦好。

忽忽神游京洛春,泣向五台原上草。

马翁只似扶风人,乐生当作望诸君。

卧想少游何可得,拜筑高堂曾一闻。

世局风流常似此,曾见英雄长不死。

江山岁月老閒身,风雨鱼龙动君子。

沙井阑头初卜居,穿池散花引红鱼。

春风入门好杨柳,夜月出水新芙蕖。

往往催花临节鼓,自踏新词教歌舞。

青春索向酒人抛,白发判教侍儿数。

烟雨楼前烟雨迷,莺脰湖边莺脰啼。

但取风光足留赏,越西还胜大江西。

形式: 古风

河林有酌

风亭移石竹,为客正开襟。

宿鸟过残雨,吟虫傍积阴。

故心人不浅,秋色夜方深。

便合丘中去,相招鸣一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客归岳州

枫隐号蝉急,林开放耽轻。

柳烟眠际稳,江月醉余清。

夜色遥湘渚,秋阴冷岳城。

还怜洞庭水,渔笛与歌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初入秣陵不见帅生有怀太学时作

佳人迟暮思何其,直是郎潜世不知。

世路未嫌千日酒,才情偏爱六朝诗。

入门便坐从炊黍,上榻横眠听解颐。

独怪过江愁欲死,眼前秋蟹要人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