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

叹息兵戈扰扰中,得居茅屋未奇穷。

不能种秫从陶令,且喜移家似葛翁。

白板扉开桑柘外,红榴花映菉葹丛。

干将在匣非无具,拟向淮南事八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清代蒋继伯的《茅屋》描绘了诗人身处战乱之中,却能安居茅屋,感到生活虽简朴但并不困苦的心境。首句“叹息兵戈扰扰中”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和无奈,而“得居茅屋未奇穷”则显示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满足,即使物质条件不算富裕。

颔联“不能种秫从陶令,且喜移家似葛翁”引用陶渊明和葛洪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无法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但至少可以如葛洪般选择离开纷扰,享受简单的生活。颈联“白板扉开桑柘外,红榴花映菉葹丛”通过描绘茅屋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朴素而宁静的田园风光,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恬淡。

尾联“干将在匣非无具,拟向淮南事八公”借战国名剑“干将”闲置不用的典故,暗喻自己虽有才能,但暂不急于施展,而是希望能效仿淮南王刘安招揽宾客,过上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整首诗以茅屋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2)

蒋继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华甥书

蓬门无事懒巾车,日日清斋足野蔬。

傲俗已甘牛侩饮,开缄忽见豹奴书。

云低淮甸山如墨,春入燕台雪满渠。

为问骑驴京国客,赏奇东观近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登西林寺塔同雪庵兄作

西林寺塔干云霄,盘空一气风萧萧。

抠衣纳级鼓残步,豁然开朗忘尘嚣。

九峰罗列如屏障,尺水春申在盆盎。

阿兄指点赤松溪,目极云烟不可状。

钟声隐隐脚底来,七重栏楯莲花台。

乃知西方象教力,能使俗念须臾灰。

市声鸦鹊都寂静,寰阓谁知有真境。

铃语频催归去来,夕阳已下青松顶。

形式: 古风

二月十五夜舟中望月

春光九十半虚过,锦瑟年华送绿波。

惆怅曲阿城畔月,照人催有别离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搔首

搔首踟蹰日,无言对暮云。

书从江上去,春向雨中分。

蔓草滋吴苑,楼船壮楚军。

老成徒远虑,舆论正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