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牡丹分得长字

积翠古名园,颓废无人赏。

荣华有憔悴,天香委榛莽。

我来宰兹土,搜奇怅已往。

念此绝世姿,移置瑶台上。

瑶台一何崇,榛莽一何枉。

殷勤灌溉心,重是百花长。

草木感知己,酬报情岂爽。

倍发来春花,高堂供色养。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名园中牡丹的深情关注与呵护,以及对自然万物之间微妙情感交流的感悟。

首句“积翠古名园”,点明了园中绿意盎然,历史悠久的环境背景。接着“颓废无人赏”一句,透露出园中虽美却少有人来欣赏的现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和惋惜。

“荣华有憔悴,天香委榛莽。”这两句通过对比荣华与憔悴,天香与荒芜,形象地展现了园中牡丹的现状,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更迭、盛衰无常的规律。

“我来宰兹土,搜奇怅已往。”诗人自述来到此地,寻找奇景,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

“念此绝世姿,移置瑶台上。”诗人表达了将这绝世之美的牡丹移栽到瑶台上的愿望,希望它能在更高的位置上绽放光彩。

“瑶台一何崇,榛莽一何枉。”诗人感叹瑶台的崇高与榛莽的荒芜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被忽视的感慨。

“殷勤灌溉心,重是百花长。”诗人以殷勤之心对待牡丹,希望它能与百花一同生长,展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

“草木感知己,酬报情岂爽。”草木仿佛也懂得诗人的深情,以更加繁茂的姿态回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倍发来春花,高堂供色养。”春天到来时,牡丹更加繁盛,为高堂提供色彩与生机,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深情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对生命循环的感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正石

苍翠辞高峰,背向人间立。

阅历几来官,相顾不相识。

我性耽冥搜,转移施微力。

众情诧改观,喧然叹奇辟。

邃穴欲生云,随风升虚碧。

位置失本真,顽蠢一拳石。

始知殊异材,多为世所惜。

形式: 古风

题长城驿姜女祠

新秋天气佳,群鸟鸣林木。

公事既云已,策杖越山麓。

是时雨初收,万象喜新沐。

高原扩奇怀,远迩纷来目。

古祠覆茅茨,修篁夹径曲。

云是秦时女,殉夫长城窟。

斯言似不经,史传无专录。

山海有高坟,余曾吊昔夙。

睹兹然疑生,错误沿流俗。

应是杞梁妻,夫死死于哭。

姑置无复道,徘徊眷遐瞩。

形式: 古风

司贞女二首(其一)

斲彼冬青木,练兹冰蚕丝。

不奏合欢音,翻鼓别鹄词。

结缡自髫龀,没齿以为期。

不谓永决绝,乃在及笄时。

妾心非朝露,不为白日晞。

芙蓉负霜死,不作浮蘋移。

平生味凫藻,何以执妇仪。

愿言觌君面,为君守孤帷。

形式: 古风

司贞女二首(其二)

郎若东流水,永逝无还期。

妾若茑萝丝,松折犹逶迤。

三日为君妇,未识君容仪。

含羞侍君疾,但觉心酸悲。

哀风出穗闼,夜夜啼羁雌。

白头自兹始,九死亮不移。

郎有堂上亲,郎有柩下儿。

仰事兼俯育,劳瘁妾不辞。

遂此区区心,愿赴黄泉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