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笑轩晚过颖山精舍

偶同禅友到林中,竹院深深小径通。

斜日在山人散后,乱蝉疏柳自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图景,通过诗人与禅友的偶然相遇,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静谧之美。

首句“偶同禅友到林中”,开篇点题,以“偶”字透露出一种不经意间的相遇,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禅友,即修禅之人,他们的到来为这幽静的林中增添了几分人文气息。

“竹院深深小径通”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林中的景象。竹院的深度和小径的通达,不仅体现了环境的幽静与清雅,也暗示了禅修之地的隐秘与清净。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此处的竹院更增添了诗的意境。

“斜日在山人散后”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人物的活动巧妙结合。夕阳西下,山中的人们已经散去,留下一片宁静。这里的“斜日”不仅渲染了画面的氛围,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最后一句“乱蝉疏柳自秋风”则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通过“乱蝉”与“疏柳”的动态与静态对比,以及“秋风”的引入,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蝉鸣声声,柳叶稀疏,在秋风的吹拂下,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而又略带萧瑟的秋日景象。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借以表达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之中的静美与禅意,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人生及时间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6)

姚广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 字:斯道
  • 籍贯:苏州府长洲
  • 生卒年:1335—1418

相关古诗词

宿幻住草庵(其一)

草庵寂寂住城西,寒夜重来乐旧栖。

谯鼓无声更漏永,满林残月听乌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宿幻住草庵(其二)

一灯长夜佛前明,庭树枝多宿鸟争。

野外霜寒人未起,林僧肃肃又经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登金山寺寄甘露湛源长老

三度来登多景楼,妙高台上始能游。

长江如练山如画,独倚阑干笑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徐园看花已落

自笑寻花独后期,残红粘砌绿萦枝。

寻常日对犹多恨,况是斜风暮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