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其七)华亭谷

穹穹华亭谷,中有不竭流。

其微初滥觞,其大终载舟。

寒色皎可鉴,岚光郁如浮。

当解尘中缨,一濯潭上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高高的华亭谷,其中有一条永不干涸的流水。
那涓涓细流起初只是小溪,后来壮大足以承载船只。
寒冷的色彩明亮得可以照见人影,山岚的光芒浓郁得仿佛漂浮在水面。
应当在这清冷的潭水边解开尘世的束缚,秋天的潭水洗净心灵。

注释

穹穹:形容高远的样子。
华亭谷:地名,可能指某个风景优美的山谷。
滥觞:比喻事物的起源或开始。
载舟:比喻事物能承载或影响到大的范围。
寒色:寒冷的色调。
岚光:山间的雾气或光影。
尘中缨:尘世中的束缚,比喻世俗的牵累。
濯:洗涤。
潭上秋:秋天的潭边,象征宁静和清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亭谷的壮丽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谷中的水流。"穹穹华亭谷"开篇,形象地刻画出山谷的高远与深邃;"中有不竭流"则强调了水源的丰富与持久。接下来,诗人通过"其微初滥觞,其大终载舟"的比喻,暗示了水流从小溪汇聚成江河的力量,既有源头活水的清新,又有承载舟楫的浩渺。

"寒色皎可鉴",写出了流水在寒冷季节中反射出清冷的光芒,如同一面镜子;"岚光郁如浮"则描绘了山岚缭绕,仿佛水汽蒸腾,增添了神秘而迷人的氛围。最后两句"当解尘中缨,一濯潭上秋"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洗去尘世的疲惫,享受秋天潭水带来的清凉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境清静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其八)陆机宅

出身岂明代,涉祸固以深。

一观废兴迹,可用当所箴。

高门非昔时,乔木或遗阴。

空令吊古士,感激成幽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其六)陆瑁养鱼池

林塘岂如昔,尚想昔时居。

秋草自鸣鹳,寒波犹戏鱼。

纷纭钩饵底,琐碎刀匕馀。

任公有奇术,默坐岁几馀。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其九)昆山

晋衰士不竞,识者逃其名。

陆生起江湖,文藻振英声。

遂令昆丘号,长配山不倾。

君看玉就毁,孰与樗全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其四)柘湖

柘湖沦此地,柘山岿其濒。

复惊秦时女,化作湖上神。

世事喜反覆,孰能识涯津。

物变虽万殊,不惑固有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