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范纯夫戏答李方叔馈笋兼简邓慎思

楚山冬笋斸寒空,北客长嗟食不重。

秀色可怜刀切玉,清香不断鼎烹龙。

论羹未愧莼千里,入贡当随传一封。

薄禄养亲甘旨少,满包时赖故人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楚地的冬笋挖自寒冷的天空,北方来的客人常常感叹食物难得
鲜美的笋犹如美玉被利刀切割,清新的香气在烹煮中不断飘散
这道羹汤的味道丝毫不逊于千里之外的莼菜,如果能进贡朝廷,定会有一封传书
我微薄的俸禄难以满足奉养亲人的需求,时常依赖老友赠送的笋来增添美味

注释

楚山:指楚地的山。
斸:挖掘。
北客:指来自北方的客人。
秀色:形容笋的美丽色泽。
刀切玉:比喻笋的质地细腻如玉。
鼎烹龙:形容烹煮的美食如龙凤呈祥。
莼千里:千里莼羹,形容味道鲜美。
入贡:进献给朝廷。
甘旨:美味的食物,这里指奉养亲人的食物。
故人:老朋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所作的《次韵范纯夫戏答李方叔馈笋兼简邓慎思》。诗中,诗人以楚地冬季挖掘出的鲜嫩冬笋为题材,表达了对朋友赠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美食的赞赏。

首句“楚山冬笋斸寒空”描绘了冬笋生长在寒冷的山间,形象生动,展现了其生长环境的清冷与坚韧。接着,“北客长嗟食不重”流露出诗人对这难得的美食的珍视,感叹能品尝到如此佳肴实属不易。

“秀色可怜刀切玉,清香不断鼎烹龙”两句运用比喻,将切开的笋比作美玉,香气四溢的烹煮过程形容为龙飞凤舞,极尽赞美之词,凸显了冬笋的鲜美和烹饪后的诱人香气。

“论羹未愧莼千里,入贡当随传一封”进一步强调了冬笋的美味,即使与千里之外的莼菜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可以作为珍贵的贡品,通过使者传递千里之外。

最后两句“薄禄养亲甘旨少,满包时赖故人供”,诗人感慨自己的微薄俸禄难以满足孝养亲人的需求,而朋友的馈赠则显得尤为珍贵,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感激。

整体来看,秦观的这首诗语言优美,通过对冬笋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赞美,既体现了对美食的热爱,也流露了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次韵莘老初至汤泉

夹路山重复,参天树老苍。

一区成小市,数埒引温汤。

洗沐同幽客,餔餐就梵坊。

未输朝市子,斗酒得西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答裴仲谟

十年淮海閒居草,偶遣儿童次第成。

方愧贫家矜敝帚,忽蒙邻壁借馀明。

文昌但愿花前老,张翰何须身后名。

移病阖门参拜阻,卧听车马去来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谢李安上惠茶

故人早岁佩飞霞,故遣长须致茗芽。

寒橐遽收诸品玉,午瓯初试一团花。

著书懒复追鸿渐,辨水时能效易牙。

从此道山春困少,黄书剩校两三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酬陈传道

白发三冬学,青衫八尺身。

谁知人上杰,聊作吏中循。

挥翰通元气,开编友古人。

寄声张氏子,曲逆岂长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