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壮所作的《直讲纪咏(其七)》。诗中通过描述皇帝亲自裁决政事的情景,以及诗人对当时朝政失策的感慨,展现了对君主权力与政治现实的深刻洞察。
首句“春秋触忌正无妨”,以春秋时期为例,说明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即使触犯禁忌也是可以理解的,暗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思。接着,“御劄亲裁重数行”描绘了皇帝亲自处理政务的场景,体现了君主的权威和直接参与国家治理的决心。
后两句“要见当时朝政失,悠悠袖手看冠裳”,则表达了诗人对朝政失策的忧虑。他似乎在说,即便是在皇帝亲自裁决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政策失误,而作为旁观者,只能无奈地袖手旁观,看着官员们的服饰(象征地位与权力),却无法改变现状。这种无奈和对政治现实的深刻理解,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较强的批判性和反思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反映了明代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侧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政治和人性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