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厓门怀古》由明代诗人戴琏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战争与王朝兴衰的感慨。
首句“红蓼黄芦两岸秋”描绘了秋天里红蓼与黄芦在两岸生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为后续的历史感怀铺垫。接着,“当年曾此覆龙舟”一句,点明了地点与事件,即曾经在这里发生了覆舟之战,暗指历史上的重大战役。
“旌旗已逐三军尽”描述了战争的惨烈,旌旗随着三军的消失而随风飘散,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生命的消逝。“玉玺长含万古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玉玺作为权力的象征,长久地承载着无尽的哀愁,暗示了王朝更迭后的悲哀与无奈。
“王气消沉成故国,殿门依旧枕寒流”两句,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王气的消散象征着国家的衰败,而宫殿的大门依然静静地依傍着寒冷的水流,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永恒。
最后,“停桡不用增悲慨,楚庙长陵共一丘”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收尾,劝告人们无需过度悲伤,因为无论是楚庙还是长陵,最终都将归于同一片土地,寓意着历史终将过去,万物皆有终结之时。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与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