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紫气入斗肇闽学,苏文趾美眉山童。
真才一出动天地,不知谁任为罗功。
这首诗以“紫气入斗肇闽学”开篇,巧妙地将“紫气东来”的典故与“闽学”相联系,寓意着福建地区学术的兴起和繁荣。接着,“苏文趾美眉山童”一句,借用了苏轼赞美眉山童子的典故,暗喻人才辈出,如同眉山童子一般聪明伶俐,才华横溢。
“真才一出动天地”,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对于社会的影响,犹如真正的才能一旦展现,便能震动天地,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最后,“不知谁任为罗功”则表达了对人才选拔者的敬意,认为他们如同罗网一般,能够捕捉并培养出这些宝贵的人才资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人才的珍贵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知识传承的渴望。
不详
云浮漠漠山为骨,山瘦棱棱云作衣。
动静交时方见道,更于何处问庖牺。
东风吹柳黄金细,折枝词向行人媚。
来时去时同此毡,乡学国学易其位。
杨君升蚤孚奇占,韩公谪后深膏味。
长安燕落画梁泥,桥门士启先生秘。
莆阳十年磨桂斧,旴江十年樵桂楚。
锋霜落手眼星光,桂林一入争先睹。
莫惜桂林小君用,知君借与桂林重。
状元峰头应有人,明远楼中学臧梦。
君不见张曲江,柳愚溪,宣城寄迹君须知。
万金不爱打碑楮,都付来人公是非。
又不见思骏马,买骏骨,许多朽瘠封洼窟。
孙阳一上黄金台,桃花叱拨惊驽骀。
明年俊乂纾忠怀,随君傧策升尧阶。
荒村短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