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志

无计酬劳夏簟凉,遗编枕上阅兴亡。

气增髯竟从元德,笑里瞒徒造子将。

汉鼎未移存北海,蜀兵已挫失南阳。

莫将胜败论人物,忠义千年有耿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读三国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阅读《三国志》,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深刻而复杂的思考。首句“无计酬劳夏簟凉”以夏日清凉的竹席为喻,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无奈。接下来,“遗编枕上阅兴亡”则点明了诗人夜读《三国志》的情景,借以回顾历史上的兴衰更替。

“气增髯竟从元德,笑里瞒徒造子将”两句,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元德可能指的是刘备,这里的“气增髯”形象地描绘了刘备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力;“笑里瞒徒造子将”则可能是对曹操的讽刺,意指其表面的微笑背后隐藏着对部下的欺骗与利用。

“汉鼎未移存北海,蜀兵已挫失南阳”两句,对比了汉室与蜀汉的命运,前者虽未完全覆灭,但北海之地的局势依然紧张;后者则在南阳遭遇挫折,暗示了蜀汉势力的削弱。这两句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残酷,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

最后,“莫将胜败论人物,忠义千年有耿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价值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不应仅以成败来评判人物,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忠诚与正义。这句话强调了忠义精神的永恒光辉,是对历史人物高尚品质的肯定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三国志》中人物与事件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忠义精神的崇高敬仰。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妙高老人卧病遣侍者以墨梅相迓

高丝才歇转轻雷,无数晴峰笑靥开。

大士已闻方卧疾,小空端遣出山来。

宝方世路知无隔,俗驾山灵故勒回。

多谢高情饯春色,十分浑在一枝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别李公弱

残红换得绿阴成,随分闲愁取次生。

须信百年终有别,未能一日便无情。

何时岳色君同看,后夜湘晴我独行。

好在西园行乐处,为谁依旧月华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关西温上人

铁面关西气逸群,平生踪迹付浮云。

爪州渡口曾同泛,石廪峰前又见君。

荔子招呼闽岭外,白粳留滞汝江濆。

拄藤更入西川去,要读丰碑未见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将登南岳绝顶而志上人以小团斗夸见遗作诗谢之

壑源独步宝带夸,官焙无双小月团。

未作浓甘生齿颊,先飞微白上眉端。

汤声蜂稚秋窗晚,乳面鹅儿春瓮寒。

饮罢为君登绝顶,俯临落日看跳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