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登南岳绝顶而志上人以小团斗夸见遗作诗谢之

壑源独步宝带夸,官焙无双小月团。

未作浓甘生齿颊,先飞微白上眉端。

汤声蜂稚秋窗晚,乳面鹅儿春瓮寒。

饮罢为君登绝顶,俯临落日看跳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将登南岳绝顶而志上人以小团斗夸见遗作诗谢之》。诗中描绘了诗人即将攀登南岳绝顶时,收到一位名为“志上人”的僧侣赠送的小团茶(一种精致的茶叶)的情景。

首句“壑源独步宝带夸”,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在山谷间,佩戴着珍贵的宝带,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接着,“官焙无双小月团”一句,赞美了赠予的茶叶品质卓越,如同官府烘焙的顶级佳品,小巧如满月,令人赞叹不已。

“未作浓甘生齿颊,先飞微白上眉端”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这杯茶的香气与味道的清新,还未入口,便已让人心生愉悦,仿佛微白的茶色已经映上了诗人的眉梢。

“汤声蜂稚秋窗晚,乳面鹅儿春瓮寒”描绘了泡茶的过程和场景,汤水沸腾的声音如同蜜蜂幼虫在秋日的窗户边嬉戏,而茶汤表面泛起的泡沫则像春日里鹅群在寒冷的酒瓮上嬉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茶艺之美。

最后,“饮罢为君登绝顶,俯临落日看跳丸”表达了诗人饮茶后的感受与决心,饮完这杯茶后,他决定攀登南岳绝顶,俯瞰夕阳西下,仿佛太阳在天空中跳跃,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茶叶的赞美和饮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题草衣岩

锄头当枕草为毡,曾与高人说任缘。

岂料大嫌沽世价,未应虚费买山钱。

闲编木叶轻于纸,细葺芦花软胜绵。

石室至今增壮观,可知千载得人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与僧游石头庵

我携骨面潜溪子,来访西山鈯斧庵。

梦蝶人惊犹栩栩,藏鸦柳暗已毵毵。

峰连小阁宜春望,水绕重城隔夜谈。

欲唤扁舟寻熟路,与君支策上千岩。

形式: 七言律诗

题还轩

老去情枯道自肥,大刀破镜露全机。

山边湖水无行路,枝上春禽亦倦飞。

半夜舟移空壑在,故乡家是昔人非。

炷香阅遍楞严义,坐看烟消一缕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晓上人归西湖白阁所居

我忆钱塘雪鬓新,三年东望肺生尘。

那知南浦清湘岸,忽见西湖白阁人。

熟视音姿疑梦寐,便惊风物有精神。

倏然又入千峰去,惆怅孤云野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