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吊松山曹可择》由宋代诗人李龏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身处卑微官职却心性高洁的官员形象,以及其身后哀歌与闲迹的凄美场景,展现了对这位才子的深切缅怀。
首联“供奉芸签内殿间,身清不愧是卑官”开篇即点明了曹可择的身份地位,虽在内殿供奉,但其内心的清白与高尚,让他无愧于自己的职位,即便是在卑微的官职中也能保持高洁的品质。
颔联“带残敕号绦应断,吟出新诗板未刊”进一步刻画了曹可择的形象。他身上的敕号绦可能已经残破,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他吟出的新诗还未被刊印,暗示着他才华横溢却未能充分施展。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曹可择的才华与命运的不公。
颈联“妾引哀歌秋烛暝,客收闲迹晓松寒”则通过场景转换,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肃穆的氛围。秋夜的烛光昏暗,女子引哀歌以寄托哀思;晨曦初现,松林中留下的是曹可择的闲逸足迹,寒意中透露出一种孤寂与哀愁。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尾联“端平才子如君者,免死江湖把钓竿”是对曹可择的极高评价。诗人认为像他这样的才子,即使在江湖中垂钓,也足以免去死亡的威胁,表达了对曹可择才华与人格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流露出对其命运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曹可择生前生活状态的描绘和死后哀悼场景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这位才子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悼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