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鹑结为衣鹬作冠,采芝何处问商颜。
兴亡眼欲窥千古,俯仰心无愧两间。
客路西风新白发,野花啼鸟旧青山。
日高浓睡平川屋,安用鸡鸣度远关。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于石所作,名为《次韵赵子玉书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鹑结为衣鹬作冠,采芝何处问商颜。兴亡眼欲窥千古,俯仰心无愧两间。"
这四句诗通过描绘鹑鸟编织成衣、鹬鸟成为冠饰的生动画面,以及对传说中仙草芝的探寻和对古人商颜的询问,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愿望。"兴亡眼欲窥千古"显示出诗人对历史兴衰变化的洞察力度,而"俯仰心无愧两间"则透露出了诗人的清廉自守,内心没有羞愧之情。
"客路西风新白发,野花啼鸟旧青山。日高浓睡平川屋,安用鸡鸣度远关。"
后四句则描绘了行者在旅途中感受到的秋意、白发和年华流逝,以及对自然景物的依恋之情。"客路西风新白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情感;"野花啼鸟旧青山"则是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赞叹,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安逸的居所中沉浸于梦乡,对外界喧嚣的漠视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内心自足的人生哲学。
不详
人生渺如寄,天地一蘧庐。
无酒喜留客,有钱多买书。
敲冰时煮茗,踏雨晚挑蔬。
抱道空忧世,年今四十馀。
西风渺何许,安处即家乡。
社舞邻呼饮,时思礼荐尝。
孤灯茅屋雨,落叶石桥霜。
鸡黍当年约,谁能继范张。
谁谓四时秋最愁,胡床谈咏晋风流。
山川长在英雄老,草木无边天地秋。
惊眼一行渔唱晚,斜阳万里客凭楼。
茫茫远水涵空碧,兴入芦花第几洲。
松间花外有虚亭,花自向阳松自阴。
水浊不污明月色,人闲方见白云心。
棋边冷眼安危著,笔底放怀长短吟。
世忌独醒还恶醉,浅斟莫使酒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