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县君挽词二首(其二)

明世辞隆养,哀荣道路传。

赙丧从上宰,歌挽出群仙。

素幔伤秋泛,青缸惨夜船。

玉峰归葬处,木拱雁连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他舍弃尘世的尊荣,哀荣之事在道路上流传。
丧事的财物来自上级官员,挽歌由神仙般的乐师们演奏。
白色的帷幔因秋意而更显凄凉,青色的灯笼照耀着夜晚的灵船。
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玉峰,墓地四周树木如拱,大雁连天哀鸣。

注释

隆养:尊荣。
哀荣:荣耀和悲哀的双重情感,此处指去世后的荣誉。
上宰:高级官员。
群仙:形容乐师们的技艺高超如同神仙。
素幔:白色的帷幔,用于丧事。
秋泛:秋天的悲凉气氛。
青缸:青色的灯笼。
惨夜船:阴暗的灵船。
玉峰:美丽的山峰,可能指墓地。
木拱:树木环绕,像拱门一样。
雁连天:大雁成群结队,象征哀悼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秦观为永寿县君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明世(可能指逝者)生前的荣耀与身后哀荣的对比,展现了对逝者地位的尊重和对其离世的悲痛。

"辞隆养"暗示了逝者曾享高寿和尊荣的生活,"哀荣道路传"则写出了人们沿途哀悼的盛况,显示出逝者在生前的影响力。"赙丧从上宰"表达朝廷和官员的吊唁,"歌挽出群仙"则以仙人般的歌声寄托哀思,显得庄重而感人。

"素幔伤秋泛"描绘了白色的丧幔在秋风中飘荡,凄凉之感油然而生,"青缸惨夜船"则通过黑夜中的青灯,渲染出送葬队伍的阴郁气氛。最后两句"玉峰归葬处,木拱雁连天"描绘了葬礼结束后,送行的人们望着逝者安息的山峰,如雁阵连天,表达了无尽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整体来看,秦观的这首挽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前荣耀与死后哀荣的描绘,展现了对永寿县君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永寿县君挽词二首(其一)

廷尉蒙恩后,兰台就养初。

大椿宜更寿,流水遽焉如。

鸾锦封花诰,蛛丝网板舆。

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白鹤观

复殿重楼堕杳冥,故基乔木尚峥嵘。

银河不改三千尺,铁马曾经十万兵。

华表故应终化鹤,谪仙未解独骑鲸。

林泉一二儿童旧,白发衰颜只自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会蓬莱阁

冠裳盖座洒清风,轩外时闻韵箨龙。

人面春生红玉液,银盘烟覆紫驼峰。

天涵秋色山山共,树搅乡思叶叶重。

便欲买船江北去,为怀明德更从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吕与叔挽章四首(其二)

数日音容隔,人琴遂已虚。

门生应有谥,国史可无书。

旧室悬蛛网,遗编走蠹鱼。

定无封禅草,平日笑相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