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其六)

玉笙吹彻清商后。寂寞弓弯舞袖。巧画远山不就。

只为眉长皱。灵犀望断星难透。立到凄凉时候。

今夜月明如昼。人共梅花瘦。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的作品,名为《桃源忆故人(其六)》。从这短短的八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玉笙吹彻清商后,寂寞弓弯舞袖。”开篇两句,以玉笙的悠扬声音和弓形舞动的衣摆,描绘出一种空灵而又寂寞的情景。这里的“清商”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音乐调式,而“吹彻”则表达了一种到达极致的境界。这两句诗让人联想到一个孤独的舞者,在月光下或是在一片静谧中,通过舞蹈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巧画远山不就,只为眉长皱。”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自然景观,但并非是对美景的直接描写,而是一种意在言外的表达。这里的“巧画”可能暗指诗人的内心世界,而“远山”则象征着遥不可及的事物或情感。“不就”和“只为眉长皱”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忧愁,仿佛诗人因为某种事物的缺失或无法达成而感到苦恼。

“灵犀望断星难透,立到凄凉时候。”这两句诗继续深化了前面的意境。“灵犀”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精巧的车辕,转义为敏锐的心思。这里,“望断星难透”表达了一种对遥远事物或情感的渴望,但又感到距离遥不可及。而“立到凄凉时候”则更加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寒冷。

最后两句,“今夜月明如昼,人共梅花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目光转向了自然界。在一个月色如同白昼般明亮的夜晚,诗人感到自己和梅花一样,都是孤独而瘦弱的存在。这不仅是对外界景物的描写,也是在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舞蹈、自然山川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星辰的渴望和月光下的孤独,勾勒出了一幅充满了美感与哀愁的情景画卷。诗人以此抒发了对往昔故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当前凄凉时刻中所体验到的孤寂情绪。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桃源忆故人(其一)

飘萧我是孤飞雁。不共红尘结怨。几度蓬莱清浅。

侧翅曾傍看。有时飞入西真院。许趁风光流转。

玉蕊绿花开遍。可惜无人见。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桃源忆故人(其三)

雨斜风横香成阵。春去空留春恨。欢少愁多因甚。

燕子浑难问。碧尖蹙损眉慵晕。泪湿燕支红沁。

可惜海棠吹尽。又是黄昏近。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桃源忆故人(其五)

谁能留得朱颜住。枉了百般辛苦。争似萧然无虑。

任运随缘去。人人放著逍遥路。只怕君心不悟。

弹指百年今古。有甚成亏处。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浣溪沙(其三)

银海清泉洗玉杯。恰篘白酒冷偏宜。

水林檎嫩折青枝。

争看使君长寿曲,旋教法部太平词。

快风凉雨火云摧。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