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作品,名为《桃源忆故人(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如同孤飞雁一般,在天地间自由翱翔,不与尘世牵绊的情景,表达了超脱世俗、寂寞孤独同时又自在飞扬的心境。
"飘萧我是孤飞雁。不共红尘结怨。"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诗人的高远与超脱之情怀。"飘萧"一词传达出一种轻盈、自由的氛围,"孤飞雁"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独立不羁的个性。而"不共红尘结怨"则更深化了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几度蓬莱清浅。侧翅曾傍看。" 这两句通过对仙境蓬莱的描绘,表达诗人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和亲近。"清浅"二字形容了那仙境的宁静与纯净,而"侧翅曾傍看"则透露出诗人曾经有过接触或窥视仙界的经历。
"有时飞入西真院。许趁风光流转。" 这两句则具体化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体验。在这里,"西真院"是仙境的一种象征,"许趁风光流转"则表达了诗人在仙界自由自在地翱翔,尽情享受那里的美好景致。
最后两句"玉蕊绿花开遍。可惜无人见。" 则通过对仙境中玉蕊与绿花盛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场景孤独无伴的感慨。"玉蕊"和"绿花"都是高洁脱俗的象征,而"可惜无人见"则反映出诗人的寂寞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仙境,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向往和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