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其一)

飘萧我是孤飞雁。不共红尘结怨。几度蓬莱清浅。

侧翅曾傍看。有时飞入西真院。许趁风光流转。

玉蕊绿花开遍。可惜无人见。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作品,名为《桃源忆故人(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如同孤飞雁一般,在天地间自由翱翔,不与尘世牵绊的情景,表达了超脱世俗、寂寞孤独同时又自在飞扬的心境。

"飘萧我是孤飞雁。不共红尘结怨。"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诗人的高远与超脱之情怀。"飘萧"一词传达出一种轻盈、自由的氛围,"孤飞雁"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独立不羁的个性。而"不共红尘结怨"则更深化了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几度蓬莱清浅。侧翅曾傍看。" 这两句通过对仙境蓬莱的描绘,表达诗人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和亲近。"清浅"二字形容了那仙境的宁静与纯净,而"侧翅曾傍看"则透露出诗人曾经有过接触或窥视仙界的经历。

"有时飞入西真院。许趁风光流转。" 这两句则具体化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体验。在这里,"西真院"是仙境的一种象征,"许趁风光流转"则表达了诗人在仙界自由自在地翱翔,尽情享受那里的美好景致。

最后两句"玉蕊绿花开遍。可惜无人见。" 则通过对仙境中玉蕊与绿花盛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场景孤独无伴的感慨。"玉蕊"和"绿花"都是高洁脱俗的象征,而"可惜无人见"则反映出诗人的寂寞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仙境,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向往和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孤独感。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桃源忆故人(其三)

雨斜风横香成阵。春去空留春恨。欢少愁多因甚。

燕子浑难问。碧尖蹙损眉慵晕。泪湿燕支红沁。

可惜海棠吹尽。又是黄昏近。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桃源忆故人(其五)

谁能留得朱颜住。枉了百般辛苦。争似萧然无虑。

任运随缘去。人人放著逍遥路。只怕君心不悟。

弹指百年今古。有甚成亏处。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浣溪沙(其三)

银海清泉洗玉杯。恰篘白酒冷偏宜。

水林檎嫩折青枝。

争看使君长寿曲,旋教法部太平词。

快风凉雨火云摧。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春词和韵(其二)

日射珠帘试晓晴,隙光斜上宝钗明。

碧纱窗下无消息,閒数吴蚕几个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