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对邵二泉先生的怀念。首句“万仞崚嶒落大江”,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的高峻,仿佛直插云霄,与奔腾的大江相接,展现出庐山的雄伟气势。接着,“芙蓉一朵镜中藏”一句,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水中倒映的一朵芙蓉,形象地表现了山峰的秀美和静谧。
“官家列镇雄南服,老氏离宫占上方”两句,既赞美了庐山作为军事要塞的重要地位,也提到了道家文化在此的深厚影响,暗示了庐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瑰宝,也是人文精神的寄托之地。
“花木不须春自好,星辰无碍夜分光”则表达了诗人对庐山四季如春、夜空璀璨的赞叹,强调了自然之美不受季节限制,星空之光也不因夜晚而暗淡,体现了诗人对庐山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饶他胜槩名天下,总是吾人作主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独到见解,认为无论庐山的名声如何传扬于世,真正的欣赏和感受,还是在于个人的心境和体验之中。这不仅是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个人主观感受的强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物我合一”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