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犯.立夏前一日风雨中作

绿芜故国。春光掩、鹃红著树无色。

近寻正苦,遥听又异,荡魂如墨。闲愁拼掷。

怪都似、年时未识。到而今、林声怨彻。泪点费重觅。

多少飘灯事,美酒人家,斗鸡坊陌。

艳尘住否,想东君、也嫌残客。

倦羽飘摇,怎禁向、江潮信息。

但斜阳、一晌放了又趁汐。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清的春日景象,以"绿芜故国"开篇,暗示了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荒芜的景色。"春光掩、鹃红著树无色",通过杜鹃鸟的啼血红花,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词人近处寻找慰藉却不得,远处听到的林声更添愁绪,仿佛连树木都在发出哀怨之声。

"闲愁拼掷",词人试图抛开愁绪,却发现那些记忆中的往事如同未曾消散,反而更加深沉。"林声怨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共鸣。接下来,词人回忆起往昔的热闹场景,如飘灯、美酒、斗鸡坊陌,但这些都已成为过去,只剩下了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客居他乡的无奈。

"艳尘住否",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是否依旧停留的疑问,而"东君"象征春神,也对词人的离去表示惋惜。词人疲惫的心灵难以抵挡江潮带来的思乡之情,只能在夕阳西下时暂时释放,却又被潮汐带走,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无尽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立夏前风雨中的个人感受,将怀旧、感伤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四园竹.重午,与六禾出北郭,饮村垆

榴花笑客,旧梦冷船箫。

竹风动户,梅雨暗城,仙侣无聊。

清昼阑,炊黍熟、汀菰路绕。酒怀山意飘飘。到魂销。

村帘最好斜阳,江声换尽前朝。

长涧菖蒲自秀,休向尊前、问息寻消。人事渺。

听暮笛,飞梅翳丽谯。

形式:

西平乐

戏鼓春流,绣旗花影,飞梦骤落江空。

闲宇飘梭,去尘抛锦,池台迤逦薰风。

看镜俯文禽自舞,香绕红衣渐密,涓涓剩水,天涯旧节还逢。

谁讯青蛾皓齿,年少事、念我已成翁。

楚庭人往,沉湘恨远,泉客绡成,楼市空濛。

休更忆、招魂弟子,怀古迁臣,坐叹蛟腥未洗,渔宿频惊,何处菰芦世外踪。

凝望渡头,腴梅细雨,炊黍孤烟,画里行人,正倚风光,伤心故国重重。

形式:

秋蕊香

罨画芙蓉渌水。风断玉楼歌吹。彩鸳欲舞恋秋被。

一夕将愁乍起。谁知楚客先无寐。莲心坠。

浦南浦北旧游美。零落余花有几。

形式:

眉妩.七夕,过人家看乞巧

又连宵听雨,几日看秋,银宇乍新彩。

未忍抛纨扇,疏星下,乘鸾人自多态。步廊故在。

笑绣针娇眼谁待。

算多少、密意深帘底,近河汉微阂。槎海沉沉千载。

有最新机锦,时样眉黛。

知否钗尘洗,璇宫事、凄凉都付前代。鬓青未改。

怕损他、儿女欢爱。但天上佳期,都一晌镇无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