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元晋对元阳余文学的颂扬之作,通过“奉和”这一形式,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诗中以“山斗人能仰旧名”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元阳余文学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其名声如同高山一般,令人仰望。接着,“岂徒词垒称长城”一句,将元阳余文学比作文坛的长城,强调其在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教贻后裔惟清白,德表门闾自准程”,这两句赞美元阳余文学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更注重品德教育,教导后代要保持清白,树立良好的家风。这体现了诗人对元阳余文学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薇省恩波同海阔,臬台霜月彻霄明”,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元阳余文学的恩泽比作广阔的海洋,将他的公正无私比作霜月穿透云霄的明亮,进一步赞扬了他的深远影响和高尚品质。
最后,“痴儿拜睹儒英诵,感恋难忘表劝声”,诗人以“痴儿”自谦,表达了自己对元阳余文学作品的深深敬仰和感动,即使时光流逝,那份敬意仍难以忘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是对元阳余文学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深情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