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樊中登后乐山望千竿园

瓦绿鱼鳞竹屋低,虹梁高亘绝攀跻。

倒垂柏叶张青盖,乱点薇花簇紫霓。

仙迹当年松化石,祥徵昨夜鹿生麛。

蓬壶咫尺仙凡隔,风动琅玕望欲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清代冯景的《入樊中登后乐山望千竿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居景象。首句“瓦绿鱼鳞竹屋低”,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竹屋的外观,如同鱼鳞般排列,颜色翠绿,显得清新雅致。接下来的“虹梁高亘绝攀跻”则写出屋檐如虹,横跨高处,难以攀登,暗示了山居的偏远与自然之美。

“倒垂柏叶张青盖,乱点薇花簇紫霓”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柏叶倒垂如伞,形成一片青翠的遮蔽,而薇花点缀其中,犹如紫色的云霞,增添了生机和色彩。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仙迹当年松化石,祥徵昨夜鹿生麛”两句,借用了神话传说,暗示了此地曾有仙人踪迹,且昨晚还出现了祥瑞之兆——鹿群产仔,增添了神秘和吉祥的气息。

最后,“蓬壶咫尺仙凡隔,风动琅玕望欲迷”表达了诗人对眼前仙境般的景色的向往和迷醉,仿佛仙境近在咫尺,却被仙凡之间的无形屏障所阻隔,只能在微风吹动的琅玕(竹子)中遥望,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向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后乐山的自然风光,融合了神话传说和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清幽而神秘的意境。

收录诗词(5)

冯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枕

南雷未殁尝语我,人生须得三百年。

百年读毕今昔书,百年看遍名山川。

百年手提尺寸柄,经纶揭地还掀天。

此语创闻真快绝,非阿所好理当然。

我寿几何未可卜,纵符此数失在前。

三十六年忽已逝,不逝安得逢良缘。

无论万卷不能破,一经尚未钻其坚。

无论五岳道阻长,四明密迩犹迍邅。

修齐自反方愧怍,国与天下何遑焉。

曩者亲宦祖垂耄,我惭菽水悲台泉。

迩年亲归旋卧病,朝朝药裹心倒悬。

何况年决无三百,满百之人便称仙。

此生休矣尚何为,自叹空复时牵缠。

忽然想因此语幻,第邀上帝鉴且怜。

枕成赍我一快梦,南雷之语非徒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金牌坑地中得古窑器

崒峍金牌山,郁郁生云气。

巨木盘幽崖,村落聊位置。

将欲就山麓,稍辟为平地。

开基深寻丈,忽得古藏器。

盆盂及瓶缶,尊罍式各异。

玉质陶兼土,朴拙非近制。

沈埋历岁时,完好色逾粹。

不知千年前,此物谁所瘗,古云桑田更,其说亦良是。

高下理相倾,数极且自至。

何为复区区,蜗角争名利。

辛苦衔西山,填海学精卫。

形式: 古风

桃花源诗

秦帝控长驾,略地到天边。

侈心日以广,惟寿非力延。

楼船载徐市,海岛寻神仙。

神仙何茫茫,使者亦不旋。

岂知寰区内,乃有桃花源。

桃源独无依,自在如云烟。

花开始皇时,水流太元间。

耆稚皆欢喜,世世还复然。

何人此问津,作记世共传。

形式: 古风

戏简族子葆元

观君如有得,意色尚孩重。

身隐南园内,家贫五字中。

新年从幼识,旧姓此生同。

何不时来过,门前道路通。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