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怀古

历山旧院绝尘埃,避暑寻幽偶一来。

曲水已非留客地,疏泉犹绕读书台。

石床剥落难寻桧,冰洞清凉半是苔。

满眼不胜今昔感,品茶且自酌琼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历山旧院,探寻古迹与自然之美的经历。首句“历山旧院绝尘埃”以“绝尘埃”三字,营造出一种远离世俗喧嚣、静谧清新的氛围。接着,“避暑寻幽偶一来”则点明了访古的目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曲水已非留客地,疏泉犹绕读书台。”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曲水不再,似乎暗示着历史的变迁;而疏泉环绕的读书台依然存在,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思考。

“石床剥落难寻桧,冰洞清凉半是苔。”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旧院的景象,石床的剥落、桧树的难寻,以及冰洞的清凉与苔藓的生长,都体现了自然界的岁月痕迹。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满眼不胜今昔感,品茶且自酌琼杯。”表达了诗人面对眼前景象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通过品茶这一行为,诗人选择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和感受这一切,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古之情,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6)

秦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花台

袖拂青霞一上台,金陵王气自东来。

天边细雨空花落,江口浮云叠嶂回。

石卧荒亭苍藓地,酒倾仙梵白莲杯。

千秋龙虎相蟠踞,大抵宏图自圣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华藏寺

客行秋山初,遥向丛林驻。

群峰一雨凉,殿角归云度。

周览惬余游,庶与道者遇。

诸象吐毫光,林籁生巾履。

老僧持贝多,字字声缘悟。

松门太湖开,万顷晴波注。

凫翳点烟青,世界恒沙聚。

何为般若舟,念此招提路。

空岩涤禅心,幽坂杂花布。

言归迷下方,斜晖挂祇树。

山僧静修地,僻在南山岑。

细餐伊蒲塞,洗钵寒涧浔。

藏经一万卷,闻见皆忘心。

时扫石龛卧,袈裟挂藤阴。

嗟余慕方外,虑为尘俗侵。

秋风生虚壑,落日钟磬深。

花散灵岩雨,僧唱梵天音。

何当参慧业,顷刻消烦襟。

从来支公辈,元度得追寻。

形式: 古风

保安寺

金风荐新凉,偶散林皋屐。

同人意俱闲,苔径穿逼窄。

树木翳荒邱,给孤余旧迹。

传灯留夙缘,劫灰几变易。

山僧起相迎,简谈礼数毕。

蒲团坐片时,落语亦真率。

香炉除恼檀,秋花深丈室。

自来白云心,不忘持苦律。

嗟余慕元宗,经年走役役。

浮生泡影如,空门万境辟。

但使得皈依,瓶钵随晨夕。

归途暝景催,渺焉人天隔。

形式: 古风

过洛社寺

开利寺门幽,雨后晴逾好。

维摩室散花,右军池聚藻。

柳眼窥人青,莺声逐春老。

扁舟一暂停,醉可卧芳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