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墙头杏花的美丽与哀愁,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画垣娇送一枝新”,以“娇”字形容杏花在画墙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嫩可爱,一枝新花的绽放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接着,“桃李无颜总出尘”将杏花与桃李对比,强调杏花虽与桃李同为春日之花,但其独特的魅力使其超越了其他花朵,独树一帜。
“疏雨吹残横笛后,晓风愁杀倚楼人。”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愁氛围。疏落的雨滴与悠扬的笛声交织在一起,似乎在诉说着某种离别或思念之情。而清晨的微风吹过,不仅带走了夜的沉寂,也吹起了倚靠在楼阁上人的愁绪,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鞦韆花外谁家院,寒食村西几度春。”这两句将视线从墙头的杏花转移到远处的村庄,通过“鞦韆”这一意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寒食节的来临,标志着又一个春天的到来,然而对于倚楼之人来说,却意味着又一年的孤独与等待。
最后,“近日舞衫歌袖罢,东墙红粉莫窥频。”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随着舞衫歌袖的停止,曾经的热闹与欢愉似乎都已远去,但倚楼之人依然不愿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是在东墙之外,也希望能偶一瞥那如红粉般美丽的景致。
整首诗通过对杏花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