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

谁道红颜胜玉颜,桃花端合让幽閒。

纤秾夜月楼台外,淡冶东风院落间。

寒食倚阑人脉脉,清歌回雪韵潺潺。

纬绡万朵流光冷,丽何元应白氏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李花》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花的美丽与独特魅力。

首句“谁道红颜胜玉颜,桃花端合让幽閒”以对比的手法,将李花与红颜、桃花相比较,强调了李花的高雅与宁静之美,暗示其超越了世俗的艳丽,更显脱俗。

“纤秾夜月楼台外,淡冶东风院落间”进一步描绘了李花在月光下和春风中的姿态,用“纤秾”形容其轻盈与丰润,用“淡冶”形容其淡雅而不失韵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寒食倚阑人脉脉,清歌回雪韵潺潺”则通过寒食节这一特定情境,以及倚栏远眺、清歌悠扬的场景,赋予了李花以情感与生命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感染力。

最后,“纬绡万朵流光冷,丽何元应白氏娴”以“纬绡”比喻李花的花瓣,强调其如丝如缕的质感,同时“流光冷”则描绘了花朵在光线下的闪烁,给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凉意的感受。整句表达了对李花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诗人彭孙贻自身审美情趣的体现。

综上所述,这首《李花》不仅展现了李花的自然美,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李花的独特魅力,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梨花

洗妆微雨乍廉纤,寂寞东风瘦更添。

烟火清明长漠漠,昏黄月夜自淹淹。

玉人小困阑同倚,燕子刚来雪又沾。

为问春归应几许,愁多犹怯捲疏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樱桃花

历乱风光照绮罗,山禽衔蕊满庭柯。

海棠分艳红全褪,唐棣争晖丽较多。

小似樊姬含笑后,谁从却要捲裀过。

莫贪结子春尝早,其奈朱颜老去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郁李

繁蕊浓芳自满丛,翩反送影入帘栊。

棠梨月冷年年雪,玉李歌阑处处红。

宜有脊令啼永日,恰同荆树伴春风。

相辉花萼还相媚,一气东皇雨露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木笔

芳心倒磔紫毫吹,万萼描春上玉墀。

旭日研朱常点露,轻阴如墨正临池。

上阳宫女题红早,五色江毫入梦迟。

最爱晴窗閒弄影,偏随鸟迹到书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