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棹横江,问讯盟鸥,太守谓谁。
道皇华使者,光风洒落。元宵三五,乐与民俱。
宝榼金鞯,玉梅钗燕,斗鸭阑干花影嬉。
人迎笑,似玉京春浅,长是灯时。风流不减人知。
算岳牧词人谁似之。
把南楼风月,渚宫丘壑,竹西歌舞,行乐濡须。
万斛金莲,满城开遍,朵朵留迎学士归。
明年宴,看柑传天上,月在云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开篇“一棹横江,问讯盟鸥”,通过对水上渔夫与鸥鸟交织声响的情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活跃的画面。紧接着,“太守谓谁”则引出了人事变化的思考,让读者不禁好奇这位太守所思何人。
“道皇华使者,光风洒落”,这里通过对使者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非凡的气质和高贵的仪态。"元宵三五,乐与民俱"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元宵节(即元宵节,即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的喜悦,以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宝榼金鞯、玉梅钗燕等装饰品的出现,营造了一种华丽而高雅的气氛。"斗鸭阑干花影嬉"则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动活泼的一幕,让人仿佛能听到水波与花影间的嬉戏声。
接下来的“人迎笑,似玉京春浅,长是灯时”,通过对人们笑脸相迎和春意盎然的情景描写,传递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而“风流不减人知”则表明诗人对于这份美好生活的赞赏与珍惜。
"算岳牧词人谁似之"一句,则让读者对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产生了遐想,仿佛在询问哪位词人能与眼前这般风景相匹敌。后续几句“把南楼风月,渚宫丘壑,竹西歌舞,行乐濡须”,通过对特定地名的引用,增加了诗中情感的深度和文化的厚重。
最后,“万斛金莲,满城开遍,朵朵留迎学士归”则是对美好景象的一种总结与期待。而“明年宴,看柑传天上,月在云西”则展望着未来的聚会,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江南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文化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不详
宗元永州志浯溪,几年烟草含凄迷。
昌黎海门水半扉,至今诗句藏翠微。
涪翁亦从天上归,自凿岚翠成岩栖。
乍雨微寒养麦天,村村斜日起炊烟。
老夫但愧瓶无酒,芳草如茵好醉眠。
龙蛇满纸势如飞,净几明窗得句时。
一阵好风吹过我,吟馀束手竖降旗。
今日韶光满九旬,浮生又了一年春。
莫言虚度浑无补,学得先生句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