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诀(其二十七)

心地虚闲绝万缘,且宜清静返身观。

要知铁脊梁之汉,何虑修丹下手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第二十七篇,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内丹修炼的核心理念。

首句“心地虚闲绝万缘”,描绘了一种心灵空灵、摒弃杂念的状态。在修炼过程中,内心需保持宁静,去除一切世俗杂念,使心灵达到纯净无染的境界。这种状态是内丹修炼的基础,只有心地清净,才能更好地感知内在的真我与宇宙的奥秘。

次句“且宜清静返身观”,进一步强调了清静的重要性。通过内心的清静,修炼者可以反观自身,洞察内在的本质与规律。返身观意味着从自我出发,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求得自我提升和精神升华。

后两句“要知铁脊梁之汉,何虑修丹下手难”,则表达了对内丹修炼者的鼓励与指导。铁脊梁之汉比喻修炼者具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能够克服修炼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这句话意在告诉修炼者,只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和正确的修行方法,就无需担心修炼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它强调了意志力在内丹修炼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对修炼者坚定信念的肯定和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内丹修炼中追求心灵净化、洞察自我、培养坚强意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修炼者提供了精神上的指引和鼓励。

收录诗词(109)

陈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达到160岁以上

  • 号:翠虚子
  •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 生卒年:公元?----1213

相关古诗词

金丹诗诀(其二十八)

言者不知知不言,高谈阔论万千般。

虽然眼下无人辨,恐汝终身被自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金丹诗诀(其二十九)

人如得道自婴儿,不辨闲言是与非。

君若不能心具眼,他时追悔问他谁。

形式: 七言绝句

金丹诗诀(其三十)

执著之人得不真,朝行暮辍又非诚。

诚心修鍊见功验,方是人中识得人。

形式: 七言绝句

金丹诗诀(其三十一)

父精母血结胎成,尚自他形似我形。

身内认吾真父母,方才捉得五行精。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