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诀(其二十八)

言者不知知不言,高谈阔论万千般。

虽然眼下无人辨,恐汝终身被自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金丹诗诀(其二十八)》由宋代道教学者陈楠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与智慧。

首句“言者不知知不言”,揭示了言语与认知之间的微妙关系。它指出那些滔滔不绝、高谈阔论的人往往对事物的理解并不深刻,他们的话语可能只是表面的、肤浅的表达,并非真正的洞察或理解。这句诗提醒我们,有时候沉默是金,真正的智慧和理解往往不是通过言语来表达的,而是通过内心的体验和思考获得的。

接下来的“高谈阔论万千般”,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展开,强调了那些善于言辞的人在表达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深度或真实性的存在。

“虽然眼下无人辨”,这句话暗示了即使在当下,人们可能无法分辨言语背后的真实意图或深度,这可能是由于信息的复杂性、表达者的技巧,或是听众的理解能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最后,“恐汝终身被自瞒”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仅依赖言语交流而忽视内心体验和自我反思的人的担忧。诗人担心,如果一个人始终依赖外在的言语交流而非内在的自我探索,那么他可能会终其一生都未能真正理解自己或世界,从而陷入自我欺骗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言语与认知的关系,以及外部交流与内心体验的重要性,鼓励读者深入思考,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自我认识。

收录诗词(109)

陈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达到160岁以上

  • 号:翠虚子
  •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 生卒年:公元?----1213

相关古诗词

金丹诗诀(其二十九)

人如得道自婴儿,不辨闲言是与非。

君若不能心具眼,他时追悔问他谁。

形式: 七言绝句

金丹诗诀(其三十)

执著之人得不真,朝行暮辍又非诚。

诚心修鍊见功验,方是人中识得人。

形式: 七言绝句

金丹诗诀(其三十一)

父精母血结胎成,尚自他形似我形。

身内认吾真父母,方才捉得五行精。

形式: 七言绝句

金丹诗诀(其三十二)

子时气对尾闾关,夹脊河车透顶门。

一颗水晶入炉内,赤龙含汞上泥丸。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