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寄题中兴颂下》由宋代诗人卫樵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国家兴衰、功名利禄以及历史评价的独到见解。
首句“鼎沸渔阳塞马鸣”,以渔阳鼙鼓动地之声,象征着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塞马的嘶鸣则预示着战争的烽烟即将燃起。这一句描绘了历史转折点的紧张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沉重而激昂的基调。
“中兴鸿业幸天成”一句,表达了对中兴盛世的庆幸与期待,认为这样的大业是上天的恩赐,暗示了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交织。
“且为当世邦家计,宁问他时父子情”,这两句强调了当前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即便牺牲个人情感也在所不惜,体现了为国为民的大义凛然。
“李郭功名无可憾,元颜文字有何评”,这里提到的李郭(李纲、郭浩)和元颜(元好问、颜真卿),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臣武将,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这些人物功勋卓著的认可,同时也对他们的文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若能铭刻燕然石,方许雌黄此颂声”,引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刻石燕然的故事,表达了对那些能够留下历史功绩的人的敬仰,同时强调了历史评价的公正性,只有真正为后世所铭记的功勋,才能得到恰当的赞誉。
整首诗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融入了对人性、道德、功过评价的深刻思考,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及未来的警醒,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