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梵刹仙都显焕存,心心惟绍法王孙。
俗流不信空空理,将谓长生别有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 涣的作品,名为《初及第归题净慈寺壁二绝(其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尊崇和信仰,以及对俗世浮华之事的超然态度。
“梵刹仙都显焕存”一句,通过描绘梵刹(印度教派)的仙都庄严、神圣,传递出一种精神寄托。这里的“显焕存”强调了佛法的光辉与永恒。
“心心惟绍法王孙”表达了作者对佛陀及其教义的敬仰和传承。在这句中,“法王孙”指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意为佛法之主的子嗣,象征着正统的佛教道统。
“俗流不信空空理,将谓长生别有门”则是对世人追逐虚幻、不信佛法的批评。这里的“俗流”指的是普通人所追求的世间繁华,“空空理”暗示这些追求缺乏真实和深刻的意义。作者认为,世人将物质享乐视为长生之道,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佛法与俗世,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愿望,同时也传递出一份对真理的追寻。
不详
彤扉新授紫皇宣,品作蓬壶二等仙。
今日访师无限意,应怜憔悴胜当年。
清明佳节属良辰,行乐东郊宴席宾。
风柳不胜春气力,露花无奈晓精神。
管丝远近青堤上,楼阁高低渌水滨。
多少舣舟何所用,府公便是济川人。
东台乃主人,吾身同过客。
淑质生当良月,晬辰喜遇今朝。掌心托个儒人苗。
早晚夫人争叫。阿母神仙苗裔,阿爷宰相丰标。
阿兄气宇更飘飘。阿弟看看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