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耆宿已凋零,如师亦晓星。
宗门僧巨栋,梵宇世传灯。
身阅空花境,心潜多业经。
悦禅方有悟,六秩吊颓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创作的《挽悟悦师二章(其一)》,表达了对故去师长之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禅学修行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觉醒的情境。
首句“耆宿已凋零,如师亦晓星”中,“耆宿”指的是古时的宿卫之官,代指年老或昔日之人;“如师”则是对故去师长的敬称。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将昔日的人物比作凋零了的花朵和清晨即将升起的星辰,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接着,“宗门僧巨栋,梵宇世传灯”则描绘了一幅佛教寺庙的景象。“宗门僧”指的是守护宗派法脉的僧侣;“梵宇”即是梵宫,佛教寺院的一种称呼;“巨栋”形容宏伟的建筑物,而“世传灯”则象征着智慧和教义的光芒。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庄严肃穆、历史悠久的宗教氛围。
第三句“身阅空花境,心潜多业经”中,“身阅空花境”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仿佛在现实世界之上游走;而“心潜多业经”则指内心深处对修行(即禅定修炼)不断积累和探究。
最后两句,“悦禅方有悟,六秩吊颓龄”则是诗人对于禅学的体验与领悟。“悦禅”表达了对禅定的喜悦之情;“方有悟”指的是在修行中突然获得某种启示或理解;“六秩吊颓龄”则是在感叹时间流逝,年华老去的同时,希望能够以此悟性来提醒自己珍惜光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禅学的描绘,以及对故人和智慧传承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修行及超脱尘世追求的深刻思考。
不详
袭舛承讹俗尚仝,为谋所喜适吾从。
伤心几载鸰原梦,洒泪今朝马鬣封。
梁栋材嗟空故木,珠玑香喜长新松。
最忻壤树首丘正,祖垄葱葱佳气钟。
异邑阻登门,因风辄寄声。
方驰咫尺牍,已奠两间楹。
模仿楚人些,摩挲白傅铭。
贞元朝士几,三叹重伤情。
兰省冠时英,清华晚遍更。
有年尤有德,全节复全名。
世袭乌台誉,身辞鹓阁荣。
平生扬历地,千古载廉声。
归来才一见,病已不能支。
拟作岁寒友,俄成夜壑悲。
凄风吹老泪,落日照幽姿。
赓唱无从再,酸心阅旧诗。